分享

郑侨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七、扶正固本、瘀削坚法治愈癥瘕一例

于某,女,69岁。

初诊19776

主诉及病史;发病7个月余。197611月经肿瘤医院检查诊为"结肠癌",待做病理检查。主症;左肋下部有包块如成人拳头大,坚硬,痛有定处。腹膨大有腹水,胃胀不思食,便秘,小便短少、色浅黄,眩晕,倦怠。

诊查∶精神疲惫,表情痛苦,颜面苍白,唇紫,舌质淡红有紫点、无苔。脉弦涩,原体重80kg,现降至57.5kg,自已不能行动。

辨证∶证属气滞血瘀瘕病。

治法;治拟益气健脾、化滞削坚、活血行瘀法。宗《医学衷中参西录》理冲汤加味。

处方∶黄芪25g党参20g于术20g山药25g知母20g天花粉20g三棱20g莪术15g鸡内金25g当归20g桃仁20g

12煎,取汁300ml,早、晚2次温服,连服10剂。

二诊;腹膨大消半,肿块缩小,仍然食少胃胀,便秘。脏服腑气化机能微调。三焦之职欲复,气滞微散,血行渐畅。仍有脾胃健运失司之故。改服自我拟消食汤加减,以扶脾胃运化之机,助气血生化之源,通利三焦。

处方∶党参25g白术25g茯苓25g神曲25g麦芽20g陈皮20g白蔻10g厚朴15g枳实15g大腹皮20g泽泻15g木通15g酒大黄7.5g甘草10g

12煎,取汁300ml,早、晚2次温服。

三诊;胃和食增,便调,小便利量多,腹消如常,肿块同前,脉转弦滑。脾胃健运、机能渐调,脏腑功能欲复,三焦气化功能已畅,气血循行微利,瘕渐散。仍用理中汤加味,集中攻坚削积,以散瘕。嘱连服药10剂。

四诊;服药后饮食倍增,体力已复,行动自如,肿块缩小如鸭卵,诸症悉减,脉转缓滑。改服加减消食汤,前方减酒大黄、泽泻、木通,加香附20g,嘱连服药10剂。

停药月后,体重增至77.5kg,诸症消失,肿块如鸭卵未发展,已如常人,无任何不适,可做简单家务劳动。追访3年,病未复发,8年后因脑出血病故。

【按语】从脉证分析,本例系肝郁气滞,脾运无权,气血来源逐渐减少;脏腑机能日衰,气机不疏;以致气行失利而后血瘀;瘀血凝结日久形成坚硬肿块,固定不移而疼痛。"者徵也",有形可征,肿块固定、坚硬牢固、推之不移,就是积或称为;"者假也",可以推移转动,忽聚忽散,就是或称为聚。一般认为积为血病,聚为气病,本例先气病而后致成血病,故定为癥瘕。因脏腑机能弱,气机失调形成本证,故治疗采取益气健脾之品,以壮脏腑之气机;用化滞破积削坚之品,以消肿块;用活血行瘀之品,以推动营卫循行,舒通血脉,助破坚消积之力。兼服益气健脾、消食化积之剂,助气血生化之源,以培固后天之本,亦为消破积必须佐用之治法。

八、逐瘀血生新血法治愈产后败血发狂一例

一产妇。初诊1963年仲秋。

主诉及病史(家人代诉)∶患者产后7天,恶露不下,发烧,腹胀痛不可近手。躁动不宁,两目直视,神识不清,时而两手抓胸,时而谵狂,不避亲疏,语无伦次。

诊查∶颜面青紫,舌质紫绛,苔薄白。有时呻吟,呼吸息促。脉沉涩,扪之少腹有硬块、拒按。

辨证∶病属产后败血凝结不下,攻心致发狂证。

治法∶治拟生血益心、逐瘀通经法。

处方∶当归20g丹参25g坤草20g泽兰20g炒芥穗5g桃仁15g红花7.5g香附25g延胡索15g甘草10g

水煎服,1剂两煎,取汁300ml,早、午、晚分3次温服。

二诊∶前方药服2剂,恶露渐下,色紫暗有血块;腹胀痛止,他症亦趋好转;仍时而语无伦次,谵狂躁动。此系败血未尽,上犯心包,神明被扰之故。前方去芥穗、香附,加节菖蒲、郁金以利心窍、醒神明。《本草》记载∶菖蒲辛温能开心孔、利九窍;郁金轻扬上行入心包络,治妇人经脉逆行,产后败血攻心、颠狂失心。

三诊∶前方药服3剂,患者神志清,交谈如常人,扪之少腹濡软,脉转缓滑,血下微量、色正常。此为瘀血化、恶露尽、心气通,嘱前方药再服2剂,后神清心爽而痊愈。

【按语】本案因由产后恶露闭阻胞脉,败血上犯心包而致发狂。病属邪实,治当速下恶血方能使病愈。虑其产后体虚,治宜攻补兼施。补中寓攻,使补而不助邪,攻实不伤正,邪去脏腑气血不损,无遗患于后。配方筛选妇科经产良药,取当归、丹参、坤草、泽兰为主辅,当归甘温和血养血,为血中之气药;丹参色赤入心包络,破宿血生新血,调经脉,功兼四物;坤草入心包肝经,行血去瘀生新;泽兰和血散郁,通九窍,养血气,破宿血,补而不滞,行而不峻;佐以炒芥穗入肝经气分,其气温散,行血气.;桃仁入血分,泄血滞生新血红花入心经生心血,破瘀生血;延胡索治产后暴血上冲,走而不守,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香附乃血中之气药,止诸痛;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