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玉玲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王玉玲,字振声,1905年生,江苏泰县人,现任泰县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曾任泰县中医院副院长、省中医学会理事、扬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

18岁拜当地名师李颖泉先生讲习"内经""伤寒""金匮"等典籍,3年卒业,又随岳丈丁伯庵先生学习儿科6年,深得其传。继即悬壶于姜捻镇,医名远播。

从事中医工作六十年,在学术方面尊崇《黄帝内经》、《难经》,效法仲景,注重脾胃。临床擅长于内科、儿科,治疗小儿疑难杂病经验丰富,尤其对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腹泻等有独到建树。对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深有研究,并将治疗有效的验方制成"健脾止泻糖浆""牛黄疳积散""百部止咳糖浆"等,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发表过医学论文10余篇。

一、平肝熄风清热祛痰法治愈小儿惊一例

朱某,男,4岁。

初诊1984228日。

主诉及病史∶小儿贪食豌豆,又感外邪,晚间突然发热,体温迅速增高,烦躁颇甚,至半夜即发惊厥。

诊查∶体温40.6℃,神志昏迷,抽搐频作,时时烦啼,喉中有痰声,腹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痰热积滞,壅塞于中,高热引起惊厥。

治法∶清热熄风,用凉膈散加减。

处方∶连翘10g薄荷5g焦山栀10g黄芩10g川军10g石决明20g钩藤10g全蝎6g

水煎半碗,分3次服。

服药后约3小时即下黏垢,并夹有未消化之豌豆瓣。体温急剧下降,惊搐停止,神志转清,再予原方加减调理而愈。

【按语】万密斋论急惊有三因"一是外感邪热,二是湿热宿食停滞,三是惊恐之类。"前人治疗急惊,尝用脑麝制剂,效果不确。余乃舍去弗用,选用平肝熄风、清热祛痰之法,是针对其证多有痰滞阻寒胸中,外邪以痰滞为依据,热升则不得降,邪热夹心肝之火上凌;冲击及脑而致昏瞀抽搐,因此治疗应着眼于"痰滞"二字,痰滞去则热自降,风热散则惊自平。常用自拟加减凉膈散清热镇惊,每能应手取效。方中常佐以虫类药物缓解痉挛,加强熄风之力,疗效更佳。数十年来,治疗急惊百十例,基本均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二、辛凉达邪、清热解毒法治愈丹痧一例

许某,女,11岁。

初诊1987324日。

主诉及病史∶高热1天,咽痛,身上发出红疹。

诊查∶周身遍布丹痧,体若燔炭,咽喉红肿潮烂,口渴多饮,舌赤苔剥,脉数急,体温39.3℃。查血白分∶白细胞16.3×/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

辨证∶感受温毒时邪,蕴结肺胃二经,热毒上冲,则咽喉红肿潮腐,外窜血络,则肌肤丹痧显露。

治法∶辛凉达邪,清热解毒。初用银翘散内服,锡类散吹喉。

处方∶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玄参10g花粉10g黄芩10g大青叶15g2

二诊∶丹痧已透,一片腥红,咽喉仍城赤潮腐,口渴心烦,大便干结不畅,溲赤,脉洪数,舌绛无苔,体温37.8℃。此温毒邪火炽盛,气营两燔,拟辛寒甘苦合化,清热解毒,凉营保津。

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生地黄10g玄参10g银花10g川黄连2g连翘10g竹叶心202剂仍用锡类散吹喉。

三诊∶丹痧红赤渐淡,咽喉腐蚀已减,仍口渴引饮,杨梅舌仍在,脉数,体温37.5℃。温毒邪火渐减,病情渐趋稳定,宗前法气营两清,加重泄热解毒。

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川黄连2g生地黄15g玄参10g丹皮10g黄芩10g川军10g竹叶202

四诊∶丹痧已退,咽已脱腐,下午手足心炕热,口微渴,舌红苔少,脉微数,体温正常。此乃余毒未清,阴分已伤,再予养阴生津、清热利咽,以善其后。

处方∶生地黄15g麦冬10g玄参10g知母10g花粉10g山豆根10g甘草3g继服药3剂而愈。

【按语】舌绛鲜红;全无苔垢,是为杨梅,系邪火炽盛、伤耗营阴所致。故以石膏、知母、生地黄、玄参、花粉等清营保津,增强抗邪作用,与上述三黄甘苦合化,相得益彰,使邪去正安,达到治愈的目的。至烂喉,还必须用吹喉药,使消毒防腐的药力很快达到病所。《金匮翼方》之锡类散为治疗喉乳蛾之妙法,王孟英尝修合以治此病,收效甚速,载于《温热经纬》,至今为临床医家所乐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