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履秋医案(六)

 一个大树 2021-12-21

十一、辨证论治治疗肾劳一例

项某,男,56岁。

初诊19761219日。

主诉及病史∶全身浮肿月余,尤以身半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量少,神疲乏力。近1周来,又见头昏目眩,恶心呕吐,不思纳谷,大便潇泄。

诊查∶全身浮肿,下肢为著;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数。查血压180/100mmHg;尿素氮23.2mmol/L,肌酐475.6μmol/L,尿蛋白(+++),红细胞(+++)。

辨证∶脾肾衰于下,肝阳旺于上,两歧分化,中宫不固,胃气失和。

治法∶温运脾肾,清肝潜阳,和胃降逆,清肠利湿。

处方∶黄芪12g防己10g桂枝3g白术10g钩藤12g枸杞子12g姜半夏10g熟附子5g黄连2g赤猪苓各10g代赭石15g(先煎)姜炒竹茹5g

二诊197713日。上方进服14剂,病情好转,病状改善,浮肿减轻,恶心呕吐消失,血压下降至140/90mmHg,尿素氮降至12.5mmol/L。病情稳定,从补气健脾,兼顾肾气。

处方∶党参12g黄芪12g熟附子5g熟地12g山萸肉12g怀山药12g茯苓10g陈皮5g牛膝10g六月雪15g

三诊128日。上方连服二十余剂,病情虽稳定,但尿素氮又增至16.8mmol/L,尿蛋白始终((+++),治疗转从温肾着手。

处方∶党参12g黄芪12g鹿角片12g仙茅15g仙灵脾15g芡实10g砂仁3g(后下)熟地黄12g怀山药12g桂枝3g

四诊213日。上方再进15剂,症情进一步好转,浮肿便潇等症亦除,尿素氮降为6.57mmol/L,肌酐135.2μmol/L,尿蛋白(+),红细胞(+)。病情稳定,出院进一步调治。

【按语】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与中医学"肾劳"颇为相似,病机多虚实夹杂,既有脾肾亏虚的一面,又有肝阳、湿浊的一面,治疗必须予以兼顾,对稳定期症状不显著者,尤应注意温补脾肾,该法对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亦有一定作用。

十二、顺风气汤治愈中风一例

王某,男,52岁。

初诊1973421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197210月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致右侧偏瘫,经治疗年余,基本恢复健康。本月8日因与家人争吵后致病情复发加重,神识模糊,不能言语,吞咽困难;右侧肢体完全瘫痪。他医曾用补阳还五、地黄饮子等方治疗无效。

诊查∶右侧肢体瘫痪,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肝气上逆,痰阻经络。

治法∶调理气机,化痰通络。

处方∶乌药10g沉香3g木瓜10g青皮5g苏梗10g天麻10g橘红5g胆南星10g枣仁10g太子参12g

煎汤鼻饲,每日1剂。

上方共进三十余剂,神志转清,吞咽困难消失,右侧肢体瘫痪亦有所减轻。原方略增损继进半年余,右侧肢体活动亦基本恢复。

【按语】中风临床上大多从风阳痰火论治,然气机不畅、气逆上冲亦是重要因素之一。经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风阳痰火上扰,多与气逆上冲有关,特别是因情志刺激而病者。通过调气降气,既可调畅气机,同时也有利风阳痰火的下泄。《苏沈良方》之顺风匀气汤以沉香、乌药、青皮等理气降气药为主,同时佐以白芷、紫苏、木瓜、天麻等祛风通络,临证若加用胆南星、菖蒲等化痰开窍之品则更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