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谷才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十、清热熄风、化痰开窍法治愈大仑丁中毒症一例

张某,女,25岁。

初诊1973510日。

主诉及病史∶因服大量大仑丁及苯巴比妥,导致神昏不醒11天。

诊查∶高热持续不降,手足舞动,按之不住,烦躁不安,脉象弦数,舌苔焦黄而燥。

辨证∶病属药毒之邪入于心包痰蒙心窍,热极生风。

治法∶清热开窍,熄风化痰。

处方∶钩藤12g连翘10g瓜萎15g石膏60g胆南星6g石菖蒲5g知母12g竹茹10g黄连3g

至宝丹1粒,分2次服。羚羊角粉g,分2次服。

二诊∶服药3剂,热度逐渐下降,头摇稍轻;手动未停,有时敲壁;手肿亦不自觉疼痛;大便秘结,口角流涎,舌苔秽浊而黄。病为热盛生风,灼津为痰,风痰相持为病。然热虽暂退,而风痰犹盛,治当涤痰开窍熄风,以观变化。

处方∶胆南星6g郁金6g黄连3g陈皮5g菖蒲5g僵蚕10g竹茹6g山栀10g天竺黄10g

檬石滚痰丸9g2次服,3剂。另用羚羊角粉9g,每日服3g

高热神昏痉厥19天,经用大剂清热开窍、化痰息风等药治疗,神志完全清醒,能知大小便,知饥欲食。热、风、痰三邪俱衰,病人由危转安。继用原方去檬石滚痰丸,加茯苓神10g,安神宁心,调治病愈。

【按语】本病例的主要症状为高热、神昏、舞动三证。但在这三证中,发热是本病的主要矛盾;因为热邪内传、邪入心包则神昏,热极生风则舞动,因此,清热是其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所以用白虎汤清热泻火,配以黄连、连翘、至宝丹清营开窍,羚羊角、钩藤清热熄风。服清热泻火、清营开窍熄风药后,高热虽逐步下降,但病人右侧上下肢舞动不止,右手敲壁,肿痛无知。神昏未醒,此为风痰相持为病,所以治疗重点当转移为涤痰开窍熄风。故药用胆南星、陈皮、竹茹、天竺黄清热化痰,用礞石滚痰丸涤痰通腑,菖蒲、郁金芳香开窍,黄连、山栀清心凉营,羚羊角、僵蚕清热熄风。热、风、痰三邪去除,故神志清醒,高热退尽,诸风平静。药物中毒险症,高热神昏动风19日,终获得救,临床实不多见。

十一、芫虎汤治愈恶性淋巴腺瘤一例

陈某,男,52岁。

初诊1987317日。

主诉及病史∶右侧腹股沟处生一肿块,大如鸡卵,后逐渐肿痛,经某医院切开排脓,术后1月不敛,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腺瘤。

诊查∶右侧腹股沟处生一溃疡,流稀薄脓液,不红不肿,微痛不舒,行走不爽,脉象微弦,舌苔薄白。

辨证∶病乃痰湿下注,瘀结不散。

治法∶泻下痰湿,活血化瘀。

处方∶芫花3g虎杖5g大枣3枚水煎服。

二诊∶上方空腹服7剂。药后溃疡、微痛渐除,脓液渐少。原方既效,加重再进。

处方∶芫花6g虎杖10g大枣6

三诊∶上方服7剂,疮口渐愈合;疼痛消失,行走活动自如。原方加重继服。

处方∶芫花12g虎杖15g大枣10

上方继服10剂,溃疡完全愈合,症状消失,病即暂愈。

【按语】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治疗不易痊愈。它属于中医瘰疬串痰范畴,破溃后多不能愈合。从病机来说是湿痰下注、瘀结不散,治疗宜泻下痰湿,活血化瘀。方用芫花攻下痰湿水饮,虎杖活血化瘀解毒。少佐大枣健脾益气,并防芫花过于攻下而伤脾胃,方药剂量由轻剂渐至重剂,共服药24剂,溃疡完全愈合,症状消失。两年后再来门诊,淋巴腺瘤未再出现,溃疡愈合后未见反复。

本方除具有攻下痰饮、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功,是否具有抗癌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