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道隆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陈道隆(19031973),浙江杭州人。19岁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后被任命为附属中医医院院长兼校政监督,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1937年避战乱寓沪,医名盛于沪浙地区。1957年先后聘为瑞金医院、华东医院特邀中医内科顾问,1958年聘为复旦大学生物系名誉教授。著有《陈道隆医案》、《内科临证录》、《申江医萃》。

陈道隆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始终讲求实效,不务虚名,深受同道敬重。又孜孜于医学教育事业,注重培育人才,一丝不苟,循循善诱,桃李遍及江南。其学生在中医学术界卓有建树者,不乏其人。早年偏重于治疗温热病,用药以轻灵见长;晚年又偏重于治疗杂病,用药以稳健著称。一贯重视脉案的记录和疗效的总结。所撰脉案,剖析详明。说理透彻。

本集采用其遗著内容,【按语】大都均系陈老生前所写,仅略作修改。

一、养心安神法治愈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怔忡一例

沈某,男,31岁。

初诊∶19641019日。

主诉及病史心悸、气急并伴胸闷、胸痛、晕厥及小便增多等。每天发作几次,每次持续几分钟至一整天不等。来去皆突然,不可捉摸,寒冷及精神紧张较易诱发。压迫眼球不能抑制其发作,洋地黄有短暂效果。过去无明显高血压或器质性心脏病史。

诊査心率在正常时为60/,心前区无杂音,发作时为180220/分,律齐,心音无变化。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脉小弦,发时脉疾数无伦。

辨证心气不足,心阴又亏。

治法养血安神法。

处方灵磁石24g(先煎)苍龙齿18g(先煎)紫贝齿18g(先煎)破麦冬12g五味子

2.4g茯神12g柏子仁12g远志4.5g炒枣仁12g(研)浮小麦18g杭白芍6g陈广皮4.5g白蔻衣2.4g朱灯心1.2g7

二诊115日。心系不振,舒缩不匀,心悸摇荡,发时汗出如淋,脉亦数疾无伦,不发则平。胸次失旷,再拟养心安神之法。

处方移山参3g(另煎冲服)破麦冬12g五味子3g灵磁石30g(先煎)苍龙齿18g(先

煎)紫贝齿24g(先煎)紫丹参9g茯神12g柏子仁L2g泡远志4.5g炒枣仁12g(研)

浮小麦18g杭白芍6g朱灯心1.2g7

三诊1119日。心悸较宁,自汗已瘥,胸次已舒,脉来较为调匀。再拟生脉散、补心丹、枕中丹三方合参用之。

处方移山参4.5g(另煎冲服)破麦冬12g五味子3g灵磁石30g(先煎)五花龙骨18g(先煎)紫丹参9g茯神12g柏子仁12g泡远志4.5g饭蒸菖蒲1.5g炒枣仁12g(研)炙龟版15g浮小麦18g朱灯心1.5g7

四诊1210日。4天前外出疲劳,夜间心悸剧发,胸次失旷,不能平卧,今已渐瘥。脉尚弦细而小数。续宜和养为要。

处方移山参4.5g(另煎冲服)破麦冬12g五味子6g灵磁石30g(先煎)五花龙骨

24g(先煎)大生地黄12g茯神12g柏子仁12g妙枣仁12g(研)炙黑甘草3g杭白芍6g炙龟版18g浮小麦18g大枣5个,7

五诊1224日。脉数渐缓,胸次较舒,心悸较宁,再当养心为治。

处方移山参4.5g(另煎冲服)破麦冬12g五味子3g灵磁石30g(先煎)紫石英18g

(先煎)五花龙骨18g(先煎)大生地黄12g茯神12g柏子仁12g炒枣仁12g(研)泡远志4.5g炙黑甘草3g杭白芍6g炙龟版18g浮小麦18g朱灯心1.5g14

196511月随访,当时服用中药阶段,病情较为稳定,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出院后中药中断,半年左右病情仍较稳定,但以后又逐渐增剧。曾用碘131治疗,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征象。嗣后心动过速愈发愈剧,发时伴心前区绞痛,辗转不安。自1965223日开始,再给予中药治疗。服药5剂后,发作之势即减轻,次数亦减少。服药21剂后,1周中仅小发作一次。服药3个月后,发作基本控制。19659月已恢复全天工作。

【按语】本例心悸、汗泄是心气不足之征;脉小弦是血虚肝旺之象;发时脉疾数无伦,则是真阳下竭、虚阳浮越之候。脉证合参,可以看出,心动过速是疾病的表象,而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肾阴下竭、虚阳上越则是疾病的本质。案中用龙齿、龙骨、紫贝齿、灵磁石等镇摄浮阳;茯神、枣仁、柏子仁、朱灯心、浮小麦等补养心气;移山参补心气、养心血,协同麦冬、五味子养心阴,敛心气;再增龟版、生地以滋养肾阴,使气血冲和、心得滋养、肾阴渐复、虚阳潜敛,则心动过速自能获得解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