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沛虬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八、发时攻邪、缓时扶正法治愈哮喘征

(支气管哮喘)一例

马某,女,38岁。

初诊1984425日。

主诉及病史∶患支气管哮喘7年,每于饮食不慎或气候变化时发病,常一月数发。曾用过激素、氨茶碱等药,但疗效不显。近3个月来气促胸闷,咳嗽痰鸣持续不解,晚上端坐呼吸。

诊查∶就诊时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白黏,入夜更为明显,甚则不能平卧。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稍数。

辨证∶肺失宣降,痰阻胸膈。

治法∶降气平喘,佐以祛痰宣肺。

处方∶炙麻黄10g杏仁10g地龙15g款冬花10g蝉衣10g细辛5g五味子5g炙苏子10g白果10g白蒺藜30g

二诊∶服药10剂,咳嗽气急减轻,但夜晚咳痰仍多。续进前法。

处方∶炙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炙麻黄10g款冬花10g白部10g地龙10g炙僵蚕10g细辛5g鱼腥草30g桑白皮10g化橘红10g

三诊∶上方连服30剂后,哮喘基本缓解,咳嗽减轻。舌尖红,苔薄腻,脉细。治以润肺化痰,佐以止咳。

处方∶天麦冬各15g瓜萎皮15g海浮石15g枇杷叶10g(包煎)桔梗6g百部15g鱼腥草30g地龙10g生姜3

四诊∶宗上方服药二十余剂,患者气促已平,咳嗽明显减少,但纳不香,大便稀,神疲肢倦。舌淡红,苔薄白。治以健脾化痰,补益肺肾。

处方∶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0g橘红10g杞子15g仙灵脾30g制首乌15g炙苏子15g苍耳子10g地龙10g

此方又连续服30剂后,患者气急、咳嗽基本消失,食欲亦增,病情稳定。当以温肾补肺之,法以善后。

处方∶蛤蚧1对紫河车1具地龙65g五味子45g红参30g

共研为细末,每服10g,早晚各吞服1次。连服2个月。病情稳定,哮喘未复发,1年后追访情况良好,已上班工作。

【按语】我对本病发作阶段的治疗,以降气平喘、宣肺祛痰为主,常于处方中加地龙、僵蚕等以加强平喘祛痰之力。缓解期治以补益肺肾、健脾益气为主,每以蛤蚧合紫河车、人参、五味子、地龙等药共研粉吞服。叶天士曾说"久哮之法,大概以温通脏腑、下摄肾真为主。久发中虚,又必补益中气。"《本草纲目》谓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赢,功同羊肉",确是固本之良药。

本病在发作阶段须以缓解其症状为要务。对此我体会如下;①本病多有"夙根",倘因外邪侵袭而诱发,须以祛除外邪为先,区别感邪之寒热选用药物,并加入平喘化痰之品。一俟外邪祛除,哮喘亦能随之而平。此时如果只着眼于治喘,不急于祛邪,哮喘往往不能得到缓解。②哮喘在发作阶段往往痰涎壅肺,胸闷气塞,这时即使是阴虚之体,亦不宜应用滋腻养阴药,否则痰湿留恋,使喘发加剧。故发作时宜用温宣之药以化痰平喘,待喘平再顾其阴。③)哮喘在急性发作时,病人往往头汗淋漓,在多汗的情况下我用较大剂量的麻黄,这是因为麻黄的平喘作用较其他中药明显;实践证明,这样用药,并未遇到过汗出亡阳的病例,多数患者在哮喘缓解后,汗出逐渐减少或停止。我认为汗出只是喘甚之故,喘平汗自止,我是很欣常用麻黄治疗本病的。即使碰到与该药的性能相左的病例也只能采取合理配伍的办法,坚持运用麻黄。

九、清热通络汤治愈痹证(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一例

孙某,男,31岁。

初诊1982928日。

主诉及病史∶高热1周,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治,以"病毒感染"处理,曾用过青霉素、链霉素、柴胡注射液等,均未见效。

诊查∶体温39.6℃,四肢关节酸楚,其中两膝关节灼热红肿疼痛而僵硬,屈伸不利,甚则不能下床活动。出汗口渴,纳呆,溲赤而热,咽痛。苔黄燥,舌质偏红,脉滑数。血沉78mm/1h,抗链"O"833U,白细胞15.2×/L,中性粒细胞0.85

辨证∶感受风邪,入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热痹为患。

治法∶清热通络,疏风胜湿。

处方∶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生甘草3g天花粉30g桂枝10g忍冬藤30g威灵仙30g豨签草15g野荞麦30g黄柏10g生苡仁15g

二诊3剂后热势渐挫,体温37.8℃,咽喉肿痛已罢,关节疼痛亦随体温下降而减轻,口仍渴。此邪热未撤。续进前法,原方去野荞麦加汉防己。

三诊∶服上药5剂后,热已退净,关节肿痛已减轻,惟膝关节活动时仍感不利。续进原方去威灵仙、黄柏、苡仁,加当归、赤芍、川牛膝。调理1周,诸症若失。后以养血通络以善其后。

处方∶生熟地黄各10g当归10g赤芍15g川芎10g豨签草15g鸡血藤15g川牛膝15g五加皮15g炙甘草3g

旬日后复查血沉、抗"O",血象等均已恢复正常。六个月后随访已参加工作。

【按语】自拟经验方"清热通络汤"系仲景白虎加桂枝汤增损而成。由生石膏30~60g、知母10g、生甘草3g、天花粉15/30g、桂枝10g、忍冬藤30g、威灵仙1530g、豨签草1530g组成,有清热通络、疏风胜湿的功效。方中生石膏宜重用,一般用量3060g,邪热入里、热象明显时亦可用到90120g;石膏、桂枝同用,清热祛风通络;忍冬藤、豨签草、威灵仙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知母、天花粉清热泻火消肿。本方适用于风湿热痹(风湿性关节炎之急性期),临证时再根据不同兼证灵活加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