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现金流风险,我劝你最好不要创业!”| 深度干货

 坚持最后5分钟 2021-12-21

“十万个” 创业者

文章图片2

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往往是苦尽甘不来的,要随时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人才和资金是所有创业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张本伟

“一手好牌”和“一手烂牌”常常被用作区分创业成功与否的标签,但除去主观人性之外,仅以客观情况来定义创业者的未来,真的那么靠谱吗?

也许“一手好牌”是诸多创业者渴求的美好开端,但层出不穷的“龙头企业现金流断裂”“首富塌房”等事件,也在不断印证着:想要一帆风顺,其实更看重事在人为。

新闻

①深圳沙井一家PCB企业惊传倒闭,现金流的窘境让负责人十天内两次站在了楼顶,并致函表示,公司为了维持下去甚至套尽了花呗,但还是难以为继。

②融资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忠旺集团,以各种形式从君康占用的保险资金余额达数百亿元。而其创始人刘忠田涉及的9项电汇诈骗、7项国际洗钱、7项向海关提交虚假及欺诈性文件等罪名,不仅意味着巨额罚款,更要面临465年刑期。

③作为头部房企的某大集团,现金流问题引发诸多关注,董事长卸任换帅,更是引起了各行各业人群对其传闻的“倒闭”“跑路”等方面推测。

一副牌拿到手里,意味着你时刻与风险对赌,正如在用资金衡量成功的创业圈里,行差踏错一步,你很可能就会沦为数字的“奴隶”。

而“事在人为”的现实案例,也在不断勾勒出风险与收益之间,隔着的巨大变量:能力。

文章图片3

任正非说过:“活下去曾经是是华为的最低纲领;现在变了,活下去是华为的最高纲领。”当一个企业对死亡这个命题有了提前规避风险的意识,危机到来时就会有能力坦然应对。

所以今天,就大家最为关注的创业现金流风险问题,进行深度解读,从原因到方法再到导向,希望能给正在困惑的你,有所帮助。

1

哪些情况会导致现金流问题?

Part1:

很多人认为,现金流的问题常常是因为资金不足所导致,但真正在创业圈深耕多年的人会告诉你,如果仅仅是因为资金不足,那么对症下药,就好办多了!

文章图片4

要拆解现金流这个游戏,先要拆解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概念拆解

①现金:公司保险柜里的现金和银行里的存款;

②净资产:公司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额;

③存货:公司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物资等。

在一个最常见的商业循环里,公司通过投资或生产,将账面的现金变成固定资产或存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再变成现金形态,如果现金变多了,就可以再次投入这个循环产生更多现金。

文章图片5

但事实上,很多创业者直到公司倒闭,也没有搞清楚这几个名词之间的关联,而原因与陷阱就存在于这些若有若无的关联里。

01

资金不足:

理想美好,现实却足够残酷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没有充足粮草的前提下,创业的兵马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有一个会员创业的过程中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起初做了15万的创业预算亏损的消耗,却在发展过程中消耗资金不断递增,年底亏损放大到了45万多,足有之前预计亏损的3倍。

文章图片6

02

业务不熟:

用不断试错挑战资金消耗

创业者大多是从职场过渡而来,无论是生存方式还是业务范围,都和从前的认知大相径庭。

也许曾经能够因为每月的固定收入而倍感心安,但创业之后,首当其冲的转变就是要面对不断输出的大额资金。

而业务不熟的情况下,不断试错只会加剧资金消耗,徒添焦虑。

文章图片7

创业九死一生,就算对产品了如指掌,还不能保证一定赚钱,何况没有创业经历以及对行业的了解,结局几乎是注定的。

当然,创业也不可能等什么都懂了,万事俱备才行动。但是,起码得对准备进入的行业,有个基本的了解。

03

存货积压:

现金周转终成问题

存货积压的问题,是大中小企业都会面临的一大难关。

①存货后卖不掉:就拿酒品行业的会员举例,可能会因为不想参与激烈竞争,而选择了一个较为冷门的产品,而市场对于冷门产品的接受度较低,很可能导致存货长期积压而难以销售;

文章图片8

②存货订单难收钱款:也正是因为存货长期积压,很多创业者抱着放在仓库,还不如以批量价格售出,而这时如果来了一个大订单,他们一般会选择出货,但很多订单的尾款很可能需要1个月甚至N个月才能付清,更有甚者则会掉入订单骗局的陷阱,存货和钱款双失。

04

大量扩张:

运营铺店消耗资金

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于起步较快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集合了团队与模式的优势,具备了一定的扩张能力。

但连锁铺店,绝不是件易事,打个比方,如果增配一家生鲜果品专卖店的特色流动售货车费用在3万左右,但随着这个数字的上涨,达到一两百家时,则需要创业者有两三百万的资金预算。

文章图片9

加之人才的招聘。店面的装修、营销的宣传……等等,也许创业初期已经上了轨道,但中期的扩张铺店,绝对是一个十分考验创业者现金流能力的阶段。

05

品牌打造:

多方位投资却难见成效

虽然【创业】仅仅两个字,但其中需要创业者亲力亲为的业务范围却足够海纳百川,而企业增长必备的品牌打造更是重中之重。

而想要做出差异化,并且能让客户产生粘性的品牌,从前期的产品研发,到展览宣传推广,再到后期的备货存货,同样需要几十万至上百万的庞大资金支持。

而品牌建设中,会让创业者面临现金流风险的一步,也在于存货问题。因为宣传推广往往会激发订单热潮,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双11等活动。

文章图片10

热潮过后,所面临的取消订单,亦或是订单量骤减,依旧会让创业者深陷现金流周转不良的牢笼。

2

如何从一开始避免现金流问题?

Part2:

创业意味着与风险对赌,但风险往往也与收益形成正比,同时在变量为能力的前提下,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创业者也能在这场消耗时间与经历的牌局中,无往不胜。

正如创业的现金流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心法和逻辑,叫做“救命、治病、养生”。

逻辑拆解

①救命,就是活下去: 失血过多,关键是立刻止血,而不是分析病因;

②治病,就是好起来: 血管堵塞,关键是安装支架,而不是少油少盐;

③养生,就是更健康: 身体虚弱,关键是跑步爬山,而不是多喝热水。

不同阶段的原因不同,手段也不同。

现金流,是企业的命,一开始需要救命,就是在短期之内,在止损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现金流,度过危机。而与其后期补救,作为创业者的前期准备足够充分,也能在初期及时避免走入现金流问题的弯路。

文章图片11

所以在根据不同情况,也有3个从一开始就可以规避现金流困扰的策略。

01

把握最小化可行产品

从根本分析创业风险的高低

创业者需要关注资金,但也不能过分关注资金。

虽然足够存量的资金,能够给你带来充足的试错成本,但一直试错往往会让创业者在反复失败的阴霾中丢失自己。

而在试错之前,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来对必然存在的创业风险,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根据哈佛大学波特五力模型,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导致不同产业链环节上的企业,拥有不同的讨价还价能力。这种讨价还价能力就意味着生存空间。

文章图片12

创业作为一个深思熟虑的事业,必须理智先行,所以十万+推出的低风险创业课程中,包含了能够帮助创业者提前预判,并规避大成本无效投入的MVP:最小化可行产品概念。

最早出现于埃里克·莱斯发表在《哈弗商业评论》上的观点,即让产品研发团队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一款产品,从而了解和检验产品对于用户解决需求的效果。

MVP包含两个要素:最小&可行。

文章图片13

“最小”,即以最低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最简化的功能实现来完成产品开发。

“可行”,即产品需要有完整的需求考量和舒适的用户体验。

例如一些产品采用演示视频作为MVP、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子品牌/子服务的形式来承载MVP,并打上“测试”标签、一些产品采用内测版作为MVP。

文章图片14

产品的初步构想-设计-开发-测试-上线-推广的流程是很漫长的,投入产出比也不一定能符合预期。通过快速将产品落地并投入小规模的调研和测试来收集反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试错成本。

02

筹资需早并果断

不能等捉襟见肘才妄想翻身

在零售行业,不论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国美电器,还是如今的京东商城,都属于产业链上议价能力超强的企业。

它们从供应商处采购,会有三个月到半年的付款账期,但它们在销售产品时,却是现款现货。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将拉长现金流流转周期的诀窍总结为“快收、慢付”。

文章图片15

所以作为创始人不能为一时的热头蒙蔽了双眼,特别是风口项目的创业者,产生“别人觉得你有钱,你也觉得自己有钱。”等安于现状的想法。

关于投资资金,一定要果断尽早地接受,如果等到捉襟见肘时再想到投资人,为时已晚。千万不要抱着“我的未来更值钱”的想法,因为在大风大浪和灾难性的时刻,投资机构变得更加谨慎,企业的业绩也会打折扣,首先表现的就是是融资周期被大大拉长。

03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从长远打算做好应急准备

现金流,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也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存在。

十万+会员创业老兵董金虎老师从连续创业多年的经验中得出:“要想从一开始避免现金流的问题,只有在公司制度层面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这是唯一靠谱的方法。”

正如他的主营业务普腾厨房设备公司,采用的就是预算制度。简单说,就是要测算出企业6个月、1年、2年的所需要的全部运营所必须流动资金、风险资金。

作为创业者做好现金流盘点是开启辉煌征途前必做的一件事。

文章图片16

盘点完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后,需要根据这些数据,做一次现金流测算。 算一算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之下,你的现金流到底能够撑几个月。

像餐饮、旅游业等利润率很低,但固定成本很高的行业,尤其需要仔细测算。 这个时候,你的紧要目标是把只能撑1-2个月的现金流,提升到能够撑3-6个月, 先救命。

3

如何在黑天鹅事件中及时拯救现金流?

Part3:

“账上还有10个亿,为什么要裁员?”新潮传媒宣布要裁员500人时,很多人表示诧异。

而创始人张继学表示,账上尽管有近10亿现金,但如果收入归零,也只能活六七个月,要战胜此次疫情,必须踩死刹车,卡死现金流,降低成本。

黑天鹅事件降临的时刻,所有企业众生平等,但如何才能脱困求生?则是考验创始人决断能力的时候。

文章图片17

创业嫌少有奇迹发生,也绝不可能一帆风顺。

除去疫情之外,金融海啸、国家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更会让脆弱的企业现金流迎来沉重一击。所以创业不光要“救命”,更要懂得“治病”与“养生”。

01

缩减固定成本

将精力投注于主营项目

在起初保证资金充足的基础上,也不能对现金流的问题掉以轻心,因为能活到哪一天,是基于现实基础上的一道数学题。

这时候就需要深入地思考,为什么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你的企业就容易暴毙而亡? 为了避免下一次危机,你要把自己的现金流,长期稳定在能够支撑3-6个月。

而开源节流则是首当其冲的要事。同时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有一个方法,叫做变固定成本为变动成本。

文章图片18

①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你为了维持企业运营,每个月都一定会花出去的成本: 比如房租、员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贷款利息等等;

②变动成本,则是与业务量成正比的成本,业务量越大,变动成本就会越高:比如交易成本、销售佣金等等。

为了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则可以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将可以变固定成本为变动成本。

文章图片19

事实上,裁员等缩减固定成本的做法,是大部分陷入困境的企业暂时摆脱危机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牺牲一个人,挽救一百人”的传统思维在关键时刻起作用了。听起来多少有点壮士断腕的悲壮,对于创始人而言,这必然不是一个容易的抉择。

02

接受国家扶持

用信用累积健康增长

找钱乃是当务之急,找投资机构融资是大部分公司的优先选择,但疫情之下,融资环境已今非昔比。

但别忘了,作为稳定发展的企业,你还有一个值得背靠的大山:国家扶持政策。

目前多个城市出台了一些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比如,延期缴纳税款、减免中小企业房租、缓缴社会保险费、减轻企业用电用气负担、延期偿还信贷等等。

文章图片20

黑天鹅事件是一场大考,现金流紧缺的企业,将首先感受到这个冬天的寒意。而健康的资产配比,和日复一日的信用累积,会让你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巨人。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没有利润是痛苦的,但没有现金流才是致命的。

现金流作为复杂经济环境中最后的底牌,优化它的方法,本质其实都是创业者自身能力和收入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