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商转型解决方案

 引力子 2021-12-21

本文主要说明电商转型解决方案相关概念。

以下分为电商转型概念、电商转型方法、电商转型关键三部份说明。

一、电商转型概念

1.电商

所谓「电商」,为「电子商务」的简称,系指从事电子商务之业者。

早期所谓的「电子商务」,系指透过「EDI(电子资料交换)」进行的商务行为。今日所谓「电子商务」,系指西元1994年网际网路安全协定HTTPS及网路付款等技术陆续推出后,进行的网路商业行为。实际案例如:

  • 西元1995年,美国Amazon推出书籍网路销售服务。

  • 西元1995年,美国eBay推出旧货网路拍卖服务。

  • 西元1995年,台湾博客来推出书籍网路销售服务。

  • 西元1996年,美国Dell推出个人电脑网路接单生产服务。

  • 西元1997年,日本Rakuten推出网路购物商城「乐天市场」。

  • 西元1998年,台湾力传资讯成立「买卖王ubid」。

  • 西元1999年,台湾新丝路推出书籍网路销售服务。

  • 西元1999年,台湾资讯人成立「酷必得Coolbid」拍卖网。

  • 西元1999年,台湾力传资讯推出「拍卖王bid」。

  • 西元2000年,台湾诚品推出书籍网路销售服务。

  • 西元2000年,台湾网路家庭推出「PChome线上购物」。

  • 西元2001年,台湾康迅数位成立女性购物网「Payeasy」。

  • 西元2002年,台湾佑安精品推出卡通精品主题购物网「SNPKingShop」。

  • 西元2002年,台湾兴奇科技推出购物网「星期一Monday」。

  • 西元2003年,杭州阿里巴巴成立网路购物平台「淘宝网Taobao」。

上述这些企业,都是自行建构网站购物系统,及后端管理平台(进销存),并串联金流公司提供的网路付款机制,甚至连电子报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会计帐务系统、物流追踪系统、网站独特内容等,都必须自己建制,所以属于狭义的「电商」。

在「电商平台」普及后,广义而言,只要是租用或使用「电商平台」进行网路交易的业者,都可称为「电商」。

2.转型

所谓「转型」,为「组织转型」的简称, 系指组织因应转型挑战的对策与作为。主要可分为三类:

  • 因应短期「业务阶段转换挑战」者,称为「业务转型」。主要因应方法为改造组织与既有业务。

  • 因应中期「方向阶段转换挑战」者,称为「方向转型」。主要因应方法为转变组织型态及业务方向。

  • 因应长期「生命阶段转换挑战」者,称为「生命转型」。主要因应方法为转变组织发展指标。

3.电商转型

所谓「电商转型」,系指电子商务业者因应转型挑战的对策与作为。其中,短期「业务阶段转换挑战」大多数企业都能自主因应,而中期「方向阶段转换挑战」就是较困难的挑战。

由于从企业正式成立之时,就开始受到「组织发展方向」影响,并且所有企业成立第四年开始,就会陆续遭遇「组织方向转换挑战」,于是「电商」就开始出现「电商方向转型挑战」。即便由传统产业转型为「电商」的企业,也一样会遭遇「电商方向转型挑战」。也就是说,「电商方向转型挑战」不是狭义「电商」的专利,而是所有透过「数位转型」成为「电商」的企业,都会遭遇「电商方向转型挑战」。「电商方向转型」 实际案例如:

  • 美国Amazon由网路百货商,透过成立子公司AWS,转型为云端储存暨应用服务供应商。

  • 美国Dell由个人电脑电商,透过并购EMC,转型为企业云端储存暨应用服务供应商。

  • 台湾佑安精品于西元2015年终止「SNPKingShop」卡通精品主题网,转型为「Yu An University佑安大斅」组织转型主题网。

  • 台湾联合智网于西元2021年8月终止「UDN买东西」电商平台,转型为「My Mind 买卖」电商数位运营与数位平台服务。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电商」这么多,但「电商方向转型」的案例却很少?

  

二、电商转型方法

除了因资金断链而停业及因被并购而消灭的公司之外,大多数「电商」都只选择进行风险较小的「改造组织与既有业务」,如精简组织、改善流程、扩大业务范围等,并未进行「组织方向转型」。这些只是进行「改造组织与既有业务」的「电商」,难道就不用因应「方向转型挑战」吗?

当然不是!由于「组织转型」本身就是一门尚在发展中的学术,过去中长期组织转型理论也严重缺乏,而「电商方向转型」更是罕有前例可循,因此,敢于尝试「业务方向转型」的「电商」当然少之又少。目前,电商业务转型方法,主要有下列五种:

1.新增品类改善本业

所谓「新增品类改善本业」,系指在不改变业务方向的前提下,透过精简组织、改善流程、增加销售或服务品项、类别等来降低成本、提高本业营收。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电商业务转型」方法之一。实际案例如:

  • 美国Amazon由网路书籍销售商,转型为网路百货销售商。

  • 美国Dell增加电脑周边及网路设备等产品线。

  • 台湾博客来由网路书籍销售商,转型为网路百货销售商。

  • 台湾PChome推出「PChomePay支付连」,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

  • 大陆淘宝网Taobao推出「支付宝」,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

2.新增门市改善本业

所谓「新增门市改善本业」,系指在不改变业务方向的前提下,透过增设实体门市,以线上并线下(Online Merge Offline)方式,提高电商本业营收。实际案例如:

  • 美国Amazon并购健康食品超市Whole Foods,发展生鲜食品网路订购实体门市自取服务(Amazon Fresh Pickup)。

  • 美国Amazon增设实体无人商店Amazon Go及四星商店Amazon 4-star,提高本业营收。

  • 西班牙门票交易电商StubHub在美国曼哈顿增设实体门市,辅助网路业务发展。

  • 日本Rakuten增设实体咖啡厅Rakuten CAFE(乐天咖啡)。

然而,只是降低成本并增加销售品类、增加门市,不仅效益短暂且无法维持高成长,而既有业务发展方向又有一定时间限制,业务成长动能及利润只会不断下降,更难有突破性及前瞻性发展,因此,Amazon及Dell都选择改变发展方向跨业转型。

3.并购公司跨业转型

所谓「并购公司跨业转型」,系指透过并购企业取得新技术或新服务,然后跨行业发展。实际案例如:

  • 美国Dell透过并购EMC等科技公司,由电商转型为企业云端储存暨应用服务供应商。

  • 台湾PayEasy透过并购餐点外送供应商「午餐王(Lunchking)」,由电商转型为网路团购服务商。

4.创新服务跨业转型

所谓「创新服务跨业转型」,系指透过发展新服务,然后跨行业发展。实际案例如:

  • 美国Amazon透过发展网路架站服务并成立子公司,由电商转型为「AWS」云端储存暨应用服务供应商。

  • 台湾联合智网透过发展电商周边服务,建构「My Mind 买卖」网站,由电商转型为电商数位运营与数位平台服务商。

5.创新技术跨业转型

所谓「创新技术跨业转型」,系指透过发展新技术,或透过并购企业取得新技术,然后跨行业发展。实际案例如:

  • 台湾佑安精品透过发展「组织转型时间方向预测演算技术及解决方案」,建构「CEDFAR」AI系统及「佑安大斅」网站,由电商转型为「组织转型AI导航」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电商转型关键

所谓「业务方向转型」,系指因应组织发展方向转变,而改变业务方向,「电商业务方向转型」也不例外。

「电商转型挑战」的困难处,主要在于「发展方向变换」难以事先掌握,所以不易准确布局并创新未来业务。也就是说,先有正确因应「发展方向变换挑战」,后面的因应「业务再生能力挑战」才有意义,否则只会白忙一场。

意即「电商转型」的基本前提,为发展方向正确,无论是改善本业或跨业转型都是一样。因此,无论是选择精简组织、改善流程、增加产品线、设置实体门市、并购新业务、发展新服务或是新技术,都必须先了解组织发展方向为何,之后再选择合适的因应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风仿效或全方位发展,否则,最后必会陷入迷失方向的困境,并让所有投资有去无回。

四、未来发展趋势

西元2020年,全球产业发展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美国IDC于今年初,发表未来「十大科技发展趋势」:

  1. 新常态驱动新世代解释AI兴起

  2. 后疫情时代,数位弹性为企业之生存法则

  3. 5G电信云打开公有云业者和电信商合作的契机

  4. 智慧终端催生资料共享:AI边缘运算重塑企业营运模式与生态版图

  5. 零信任网路存取时代到来:现代化远距存取新方案SDSA 重要性日增

  6. 数位身分认证2.0:基于区块链的「自主身分」将逐步启动

  7. 企业专网成5G市场焦点2025年将有五成企业采用专网

  8. 企业转型下一世代新列印架构

  9. 未来工作:混合办公环境发展

  10. 智慧装置新竞局

此「十大科技发展趋势」,都将是未来电商业务转型的可能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