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下属事事都靠你?管理者不是保姆,学会两招,解放自己

 子霄读书 2022-11-07 发布于北京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监控行为。让管理进入一个自我控制的状态。”德鲁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做重要的事——“管头”和“管脚”的事,“管头”就是解决做什么、谁来做的分配问题,“管脚”是检查任务完成的结果。做管理,就应该这样,不能什么事都管,跟个管家婆一样,别人会烦、自己也烦,而是要做到只管重要的人和事。
在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管得少,才能管得好”,所以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要做到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要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事事插手,让下属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最后撒手不管。
凡是喜欢什么事都插手的管理者,最后的结局往往不是太好,自己好心没有赢得下属的认同,还把事情搞得很糟,甚至被下属们指责无能。当然,反过来也是,这类管理者也会这么指责下属。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其实,这类问题,很好解决,谁的事谁负责。或许,唐玄宗这段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唐玄宗刚登基的那段时间,任姚崇为宰相。姚崇刚被新领导委以重任,不熟悉唐玄宗的领导风格,所以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这也在所难免,我们跟陌生的同事合作、跟刚认识的朋友相处,一开始也是小心翼翼的。
有一次,姚崇跟唐玄宗讨论了治国的一些大政方针之后,又向唐玄宗讨论一些用人的问题,他问一些人事的任免问题,请唐玄宗这个最高领导做出批示。
但是,唐玄宗好像没有听到一样,接着说一些其他的事情。姚崇连续问了几个相关的用人问题,唐玄宗都没有给予任何点评。
姚崇毕竟是做宰相的人,这个时候还不明白,那就真是白混那么多年大唐官场了,他说完正事之后,便退了出去。
姚崇退出去之后,高力士有些不解,他问唐玄宗:“陛下,您刚登基,应该把控大局,刚才姚大人问您那几个用人问题,您怎么给他做批示呢?”
唐玄宗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找他来做宰相,是让他帮我处理一些事务的,如果我什么事都管,那要他做什么?我不回复他这些小问题,是让他自己去做主,我只需要看到结果,这就够了。”
不得不说,唐玄宗的这段话说透了管理的本质。

在《管人要稳 管事要准》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我觉得说得非常好:管理者只需要把握两个关键因素,就能高效的完成管理工作,一搭好平台,二考核结果。
一、搭好平台,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只需要解决谁来做。比如说,站在唐玄宗的位置,只需要解决谁来做宰相,这就可以了;作为一个部门经理,你只需要“定项目、谁来做”就可以了,三个要点:做什么,看能力,抓结果,其他的事,让下属帮你解决。给下属指明了方向,你就可以让下属去做事,把他的潜能激发出来,这就够了。

二、让结果成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我们经常听到有下属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如果只有苦劳,没有功劳,那苦劳也失去了意义。
所以我们做管理,还是要看结果的,就如同越野比赛,只要把起点、终点、比赛路径、比赛规则定下来,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拼搏,至于谁快、谁慢、谁动作优美、谁动作不到位,观众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管理者要做裁判,而不是观众。
所以说,管理者把“裁判”做好这就够了,检查下属完成任务的;不要做吃瓜观众,盯着下属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那是吃太多撑的。如果事事插手,必然会导致下属手忙脚乱、内心反感,自己也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还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
把实现结果的过程交给下属,运用过程的结果来衡量下属,这就是你做管理(裁判)有效管理的方法。
所以,下属啥也不会干,下属什么事都请示你……如果你有这样的烦恼,记住这两点,定目标、要结果,把过程交给下属。只要做好这两点,你就可以从“保姆”的角色转变为“周扒皮”。

当然,周扒皮是不好的,《管人要稳 管事要准》这本书中还提到了两个管理者值得注意的两点,避免成为“周扒皮”。
一、支持到位。给下属的资源要到位,你让人家做事,你得给人家配备相应的条件,人员、工具、资金等,给他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而不是让他无所适从。
二、教练思维。管理者是最终结果的裁判,也是教练,自己不能下场,要给对员工多一些辅导、培训,而不是亲力亲为,当下属碰到棘手问题的时候,管理者要放手让下属去干,而不是自己挽起袖子“看我的”。
总之,管理者只需要把头和脚管好,大胆放权,才能让自己举重若轻,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最终实现良好的管理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