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冬至

 琴伴书侣 2021-12-21

闲话冬至

江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若依周历历法,今日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了,所以民间尚有冬大如年的说法。顾禄《清嘉录》便说道:

郡人最重冬至节。……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谚。

我们这里地处苏北,印象中早年对于冬至也是非常重视的,不过热闹却在它的头一天——俗称“冬晚”。每逢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总会想法子做个归客,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


团圆饭中,饺子是主角。因为民谚有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我是不大爱吃饺子的,但小时候畏惧耳朵会掉,也不少吃。现在无所谓了,全球都在变暖,不怕耳朵保不住。


总之,冬至是个很重要的日子。然而它的意义又远不在此。


这一天,是严寒的开启。


交冬数九,得数过九九八十一天,方可熬走寒冬。最寒冷的时节,莫过三九和四九。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这时候,真正的北方人是不宜在室外多活动的,最好蛰伏家中,白菜炖肉配老酒。我们这里没到这份上,但因为少了暖气故,屋里屋外一般冷,日子比人家难熬得多。


这一天,也是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我们的老祖宗真是智慧,他们不知耐心观察了多久,才总结出冬至之后,昼长夜短的规律来。那可真是一个日头一个日头数出来的呢。


我们应该致敬那些历史长河中甘于寂寞,痴心研究的古人。


冬至当日的天气,还可以作为判断春节天气的参考。


俗语云:”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这话似乎还有点深奥,我们这里简单粗暴得多:干冬烂年。意思就是冬至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那么到过年的时候,将会出现雨雪天气。反之,冬至若是阴天,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开心心等着春节的大晴天了。


这话的道理在哪?我不知道。但好些年份我若是执着于验证的话,发现误差竟然不是很大。于是只有继续感叹古人的聪明。


注重养生的人,对于冬至亦有诸多讲究。


有人说,寒从足下生,所以冬至以后每天应坚持用热水泡脚。


有人说,进入冬至饮食应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


还有人说,外出时应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都有道理,不过那些建议吃狗肉的人,需防爱狗人士骂你个狗血喷头。


我最喜一条建议:冬至来临,宜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我终于可以为自己的懒惰找到借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