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日军明明可以和德军夹击苏联,为何还要去招惹美军?

 新用户2830kzGu 2021-12-21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第2次世界大战轴心国在各主要战场上的侵略目标大多都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德国发动法国战役既能够一血前耻,同时也能将法国的资源为自己所用,给接下来发动苏德战争提供助力;

德国发动苏德战争,目的是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将苏联以东乌拉尔山以西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抓在手中;

意大利发动北非战役,是墨索里尼企图重新恢复古罗马时期的荣光,将地中海变成了内湖的行为;

对于日本在东亚地区的侵略就更不让人意外了,从唐朝开始上千年的时间里,日本一旦国力强大就有染指东亚大陆的野心,然后在以整合东亚大陆的资源侵略全世界。

但是,发动太平洋战争却让人匪夷所思,虽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可以让日本夺取东南亚地区的资源,保证他能够继续战争。可是,如果为了夺取东南亚的资源而发动太平洋战争,对于日本来说却有点本末倒置,因为这将会引起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美国的全面反击。而此时此刻日本联合舰队军舰的总排水量刚刚达到美国海军的70%,但是已经是日本扩张的极限。

况且,美国还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的时候,军工产值就已经达到了日本的两倍,很显然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美国进行全国总动员之后,他的实力将会轻松翻倍,只需要美国拿出一半的力量就能够在太平洋战场实现对日本的两倍优势。

那么,即使日本夺取了东南亚之后所获得的资源,恐怕绝大多数都要投向太平洋战场方向,对他在东亚战场上的战斗并不会带来多少的助力。更有甚者,相对于美国可以轻松将国内的民用工业转为军工生产,日本如果想整合东南亚的资源却要困难的多。

首先,当地会因为战争工厂道路等基础设施遭到大范围的破坏,恢复生产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其次,东南亚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工业非常落后,即使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也需要日本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才行。

但是,如果日本不对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而是北上,情况有可能反而要好一些。因为,在1941年12月7号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苏德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而在此之前的半年的时间里苏联已经在战场上损失了450万军队,东欧地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精华地带已经被德国人占领了,重新建立起大后方的工业生产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时间,而且缺少工业母机,缺少工业原料,甚至因为大量的人手参与战争,农业生产也遭到了严重的影响。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人们都处于饥饿的边缘。

(二战苏联军工生产)

如果这个时候100多万关东军和联合舰队的精锐在远东地区发动对苏联的大规模战争,远东地区即使能够挡住第1波攻势也很难继续坚守下去。因为,苏联已经没有资源投入到远东了,这里会因为每一次战争的损失而日益衰弱,最终的结果就是这里落入日军的手中。

虽然苏联远东地区的资源远不如东南亚,但毕竟面对的对手也远远弱于美国。

那么为什么二战日本不去打苏联反而去攻打更强大的美国呢?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点,诺门坎之战把日本人打出心理阴影了。

在这场战役中,根据苏联方面的宣称,日军伤亡6万人,竟然还有3000人被俘。要知道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是经过多年严格训练的老鬼子,不仅单兵素质强,而且战斗意志极为坚决,就算打败了也会发动冲锋消耗掉自己,能够在战场上被俘3000余人,说明他们的心态已经被打崩了。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苏军的损失也很大,根据解密档案统计,在这场战斗中苏军伤亡高达23,000人,并且有250架飞机被击落,350辆装甲车辆被击毁,日本方面则损失了30辆坦克和180架飞机,从整个战斗的伤亡来看苏联人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诺门坎之战)

好在这场战役以苏联取得胜利而告终,从而给日本留下了不可战胜的印象。所以,当日本国内在讨论是北进还是南下的时候,日本军方认为想要夺取苏联远东地区至少要集中150万大军,而且如果在入秋之后不能取胜就必须回收,不能在冬天冒险和苏军作战,否则必败无疑。

第2个原因,德国和日本没有配合。

这是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轴心国家。同面对的一个问题,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是一个联盟,实际上是各干各的。

1939年8月23号,德国和苏联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时间为10年。

这个条约不仅让国际上对德苏关系的改变感到震惊,更重要的是此时诺门坎战役还没有结束。所以,这让当时的日本不得不在8月底和苏联加紧外交谈判,在9月16号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停战协议。

而在诺门坎战役结束之后,一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候,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他们在战场上总体上处于进攻状态,希特勒甚至认为到1941年底就会征服苏联,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是否会配合他攻打苏联没有什么热情,他反而希望日本能够帮助他拖住美国海军,使德国在大西洋海战中取得优势。

(巴巴罗萨计划的半年内德军对苏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希特勒认为灭掉苏联指日可待)

第3个原因,日本小看美国了。

关于美日之间双方的国力对比日本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同时日本又认为美国兵不堪一击,也认为美国政府是一个非常软弱的政府,一旦取得战场上几个重要的胜利,美国就得被迫签订停战条约,将整个西太平洋让出来。

而日本并没有夺取东太平洋甚至拿下美国本土的想法,日本非常清楚,以他的国力难以支撑一个跨过太平洋的远征,所以虽然偷袭了珍珠港,其主要目的是削弱美国太平洋舰队,而不是夺取夏威夷,以这里为基地威胁美国西部地区。

(日本偷袭珍珠港)

当日军高层询问三本五十六和美国发生战争之后日本能保持多久的优势的时候,山本回答:半年。

(山本五十六)

日本军方认为半年足够了。

但是,让日本人没想到的是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人发挥出了让他们吃惊的战斗精神,以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使太平洋战争陷入了持续数年的消耗之中,直到取得对日本的完全胜利,可以说这是日本对美国一个巨大的战略误判。

第四个原因,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矛盾。

在当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不仅不是铁板一块,还存在着非常多的矛盾。

这个矛盾由来已久,以至于蒋百里曾经这样评价日本海陆军:日本陆军的强大是是世间少有,海军的强大也是世间少有,然而两个强加在一块就成了弱。

海军和陆军之间的矛盾在太平战场上甚至已经成为日军战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中途岛战役结束之后日本海军竟然在一个月之后才向陆军通报战败的消息,而且隐藏了非常多的细节。

关于海陆协同作战双方更是缺少信任,出现了陆军造船、海军造坦克的奇葩现象。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陆军掌握的船舶总吨位竟然高达210万吨,比当时的海军联合舰队还要多60万吨。

这种对立甚至影响到了海军和陆军的供应商,当时给海军陆军提供飞机的三菱公司将用于造飞机的工厂、原材料、人员、机器等分作两份,一份用来专门供应海军,一份用来供应陆军,而且这两个厂互相之间也要保密。

(三菱生产的A6M“零”战斗机)

在巨大的矛盾之下,海军看着陆军攻城略地,还有配合陆军进行作战,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是非常不服的。如果日军选择北上,海军还是无用武之地,只有南下夺取整个西太平洋才能体现出日本多年建设的联合舰队的作用。

而且,东南亚地区岛国林地陆军,反而需要配合海军作战,这非常有利于提高海军的地位。

最终,因为各种因素,日军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暴发各主要交战国的态度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在当时看可以说是各主要参战国皆大欢喜的局面,德国觉得日本终于可以为他分担大西洋上的压力了;美国也找到了参战的借口,甚至连动员的过程都可以省下来了;中英苏三个国家更高兴,因为多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