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系:独居者更容易患上精神障碍症状

 新用户1507Y6Nl 2021-12-21

“没人想要独处”可能是很多人经常听到的一句流行歌曲的歌词,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事实。虽然孤独和慢性孤独并非是一种精神健康症状,但是长期孤独会极大地影响你的精神健康。独自一人生活的成年人更可能会患上抑郁或焦虑等精神紊乱症状,而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孤独。

2019年一篇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的研究报告,使用了来自英国20年以来三篇不同的调查数据讲述成年人与孤独。

法国圣康坦昂伊夫林凡尔赛大学的首席研究员和医学院成员路易斯·雅各布 (Louis Jacob) 在文中写道:“在我们的研究中,常年独居的人比并非常年独居者出现常见心理障碍 (Common Mental Disorders,简称CMDs) 的风险高很多。经过多变量回归分析,证实了独居和常见精神紊乱之间的正关系。”

研究人员使用了英国在1993年,2000年和2007年发起的调查问卷数据,涉及者超过20000名成年人。从1993年到2007年,成年人独居的比例从8.8%上升到了10.7%,相对来说出现精神紊乱症的比例也从14.1%上升到16.4%

无论年龄还是性别,独居者出现CMDs的概率更大。甚至某些情况下,独居者出现心理障碍的风险比其他人高上两倍。

过去的很多研究项目通常都是围绕独居老人进行,而这个研究则进一步拓展研究了成年人独居、孤独和精神障碍的关系。作者将其他精神紊乱症比如焦虑加入到研究对象之列,并非局限于抑郁症。

调查结果中引用了许多其他研究中的内容,比如对在芬兰居住的5000名成年人的调查发现,独居的人比已婚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增加了两倍。

2011年新加坡的一份研究对300055岁以上年长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独居会让精神健康状态变得很差,孤独是主要原因。

孤独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于各国公众卫生部们和城市规划者来说,独居和精神紊乱症逐渐成为了他们优先研究的内容。

有一些研究者指出城市本身就是孤独和社交孤立的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数字时代和社交网络的影响之下,孤立、抑郁和焦虑的状况大大增加了。

许多人认为孤独应该成为正式的公共健康关注项目,因为孤独的影响不局限于精神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生理。

2015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研究中发现,孤独和孤立都是可能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因素。

雅各布说他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孤独和社交孤立问题,从而让来协助需要帮助的人。

雅各布说:“识别出易受威胁的人群和建立有效的改善人口心理健康战略很重要。”

“基于当下的研究,医疗专业人士们需要注意独居是CMDs的高风险因素,而且这个关联很大程度是由孤独造成的。减少独居者的孤独水平很有必要。”

研究中发现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如何照顾孤独者。

美国纽约市长岛犹太健康中心的心理健康学专家杰西·华纳-科恩博士 (Dr.Jessy Warner-Cohen) 指出,这篇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社会支持对于独居者的帮助。

没有参与这个研究的华纳-科恩博士说:“对我来说这篇研究的要点就是那些没有处于同居、已婚或和他人结伴居住的人,需要更加主动地寻求社交支持。”

社交支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可以长期影响你的人生。

比如依照个人兴趣加入一个俱乐部:读书会或者健身团体,和邻居一起遛狗或一起做饭。与家族和朋友多多联系等等。

华纳·肯恩博士总结说:“找到兴趣志同道合的群体,和这样的人们相会可以自然而然地提供社交支持。要让你的人生充满乐趣。”

 孤独可能是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更加愉快的心境,及时一个人独处,也要经常出去结交更多的人士,就和时代系一样的大集团,不仅仅只是靠一个企业独立前行,需要结实更多的成功企业,强强联合,走的更高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