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企的资本运作:并购篇

 科思顿管理咨询 2021-12-21

资本运作一般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在上市后才进行谋划的,是世界领先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对于资本运作的作用,也是见仁见智,有的认为其是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神兵利器,有的则视之为导致企业走向败亡的洪水猛兽,但在证券化浪潮奔腾向前的今天,对于目前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而言,要不要开展和怎么进行资本运作,都是休戚生死的大事。本文以园林工程行业的上市公司为观察样本,探讨建企的资本运作之并购的密码。

一、谁做了并购

在19家园林工程公司观察样本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其中曾并购企业或产生并购商誉的13家上市公司进行梳理,经不完全统计13家上市公司累计并购了82家企业,其中并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东方园林、岭南股份和蒙草生态,分别并购了26家、10家和9家。大千生态、文科园林和云投生态并购企业数量最少,分别仅有1家。

图片

*统计口径为云投生态2012年实控人变更后的数据,下同。

比较有意思的是,并购企业数量最多的5家企业里面已经有3家发生了实控人变更,由民企变成了国资控股公司,分别是东方园林、节能铁汉、棕榈股份。

二、何时发生并购

从时间来看,上市公司并购的企业数量从2014年的5家,一路飙升至2017年的22家,后从2018年的13家骤减至2019年和2020年的3家。

图片

2015年至2018年分别有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实施了并购,2017年是名副其实的并购大年,有8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并购,其中东方园林和岭南股份各有6个并购项目,并列当年并购数量第一。

图片

一般而言,公司上市前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很少进行并购,通常认为如果申报期财务报表上有大额商誉的话,不利于公司通过发行审核。即使上市前有并购,产生的商誉也是很少的,这一点在棕榈股份、蒙草生态、大千生态和元成股份等公司身上得到了印证。

公司上市后通常根据自身情况择机进行并购。有的在上市当年就实施并购,如棕榈股份、元成股份和天域生态。多数是在上市后1-2年开始对外并购的,如东方园林、蒙草生态、岭南股份、普邦股份、花王生态和诚邦股份等,但考虑到并购工作的周期,实际启动并购的时间可能要更早一些。节能铁汉、文科园林两家有并购项目落地则比较晚,大千生态更是在2017年上市后一直未有并购项目落地。

图片

三、哪里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

单从并购标的注册地来看,位于东部地区的并购标的达57家,其次是位于西部的,有15家,中部的有7家,海外(含香港)并购较少仅有3家。再具体到省区来看,位于浙江省的最多,有14家,上海、广东、北京分别有10家,江苏有9家。

图片

公司上市前多以并购本省标的为主,而上市公司的并购多以外省企业为主,如东方园林、岭南股份,但诚邦股份、元成股份却以并购本省标的为主。具体如下:

图片

图片

四、并购什么类型的企业

经过对82家被并购的梳理,大致可以将被并购的企业分为三类:

一类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这类企业是园林工程公司重要的并购对象,这其中又多以处于行业上游的设计企业为主。典型如下表:

图片

二是同行业企业,帮助上市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占率,这其中多以跨区域并购为主,典型如下表:

图片

三是新业务领域企业。并购这类企业主要是帮助上市公司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战略转型,这其中多以环保、水环境治理、旅游等跟园林业务衔接相对紧密的业务为主,典型如下表:

图片

五、如何实施并购

从支付方式来讲,绝大多数并购交易都是以现金支付,仅有少量项目是以现金+股票的方式进行支付的,具体如下:

图片

从股权比例来讲,收购100%股权为主要方式,其次是67%以上的绝对控股,再次是51%-66%,50%及以下的案例如下:

图片

从收购方式来讲,绝大多数是直接收购老股,仅观察到有1例增资型并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