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中,命题作文一定是个难题。 它似乎用框架限制了思维。其实古代也有命题作文,例如白居易面对的唐朝“赋得体”命题古诗,便是提供了古原、草、送别,三个限定主题,要求写出一首意境悠远的五言律诗。 于是,白居易16岁写的这首诗,成为千古佳作。 ![]()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 赏 析 白居易开篇第一句就点题,用古原和草两个元素;同时,借用了黄淮南小山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古原的画卷缓缓展开,点滴离愁已埋在了莘莘茂草中。 一岁一枯荣。看似是自然规律,但先枯再荣,落笔在荣上。春草的生机跃然纸上,从荣到枯是一种伤感,而从枯到荣则是向上的生命力之美。 可野火的骤然出现,给草原带来了灭顶之灾。 然而一场春风,顽强的小草又绿满了原野。一衰一盛,一个刚强,一个柔弱。烧不尽的,正是小小的草根,春风过处遍地新芽。野火颐指气使地狂舞一番后悻悻而去,小草可爱新鲜的嫩绿,恍若什么也没发生过地绽露笑脸。 天涯游子离愁百结。草的颜色、味道到作者送别。望着朋友的身影消失在古道的尽头,剩下满眼原野的绿,怎不教人萋萋满别情呢? 不过,离愁别绪中有消散的野火,有款款的春风,更有对离人默默的祝福。 一份接纳的心胸让原野无比宽阔,一种智慧的洞察,让当下和未来温和地融为一体。 原野上大片大片的绿草,在野火的肆虐中身形枯槁甚至化为灰烬。但它们知道,春风一定会来,一定会唤醒泥土中坚韧的根须。我不由联想到柬埔寨那些缠绕和撬开房子的树,这就是大自然无处不在、永不消逝的生命力! 生活中的痛苦也常常不期而至,如腾跃的野火烧灼我们的内心。我们愤恨、抗拒,希望那痛苦尽快消失。不接纳的心情,如火上浇油,将焦虑和恐惧,乃至怨恨放大,直到把自己的心烧成一片焦土。 其实,我们内心本是那片生命的原野,相信温暖的春风会如约而至,相信内心慈悲而勇往无前的信念,始终沐浴阳光,如同遍地的小草春风吹又生! 责编 | 净槿 美编 | 观理 ![]() 文末留言说出 #古诗词中的正能量 长按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