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人生殖能力机制的观点主要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认为女性生殖功能本于肾(指的是肾上腺),肇始于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终止于天癸竭。 对比现代医学所论女性生殖机能发育、维持、衰竭的机制后发现,“肾上腺机能初现”基本与“七岁,肾气盛”时间点一致,此处肾指的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肾上腺,肾气指的是肾上腺雄激素。(注:肾上腺机能初现,是指人体从6-8岁开始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雄激素并逐渐增加的过程。此时肾上腺雄激素(DHEA和雄烯二酮等)合成活跃,脱氢表睾酮、硫酸脱氢表睾酮明显增多。) 女性二七(14岁)左右时出现月经,中医认为是天癸至的作用。那么天癸对应现代医学指的什么物质呢?现代医学认为女性月经的出现是睡眠时下丘脑脉冲式分泌GnRH开始的。GnRH刺激垂体分泌FSH、LH,FSH、LH刺激卵巢,卵巢排卵产生雌二醇和孕酮,雌二醇、孕酮作用于受体,产生女性第二性征、月经等。女性七七天癸竭,闭经。女性49岁左右GnRH分泌明显减少。 FSH-卵泡-E2-子宫内膜,LH-黄体-P-子宫内膜共同形成冲任系统,任主胞胎,冲为血海:E2多,水钠潴留,内膜厚,月经量多;P多,体温升高,内膜变性,胚胎着床发育。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FSH:促卵泡生成素。 LH:促黄体生成素。 E2:雌二醇。 P:黄体酮。 参考文献: 李清瑜等,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天癸的相关性[J],吉林中医药, 2019,33(11):1413-1416. |
|
来自: 昵称152046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