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朝搞了三十多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为啥最后失败了呢?本质原因就十六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

 一盏书灯 2021-12-21
大清朝搞了三十多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为啥最后失败了呢?本质原因就十六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模式不改、一切白搭……

晚清从1840年被英国人砸开大门以后就在不断的挨打。随着挨打的次数越来越多、被打的越来越厉害之后。广大的官员们甚至连慈禧、慈安以及恭亲王都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洋人确实很厉害。

于是乎,大清朝从上到下达成了一个共识:洋人厉害那是因为洋人的武器厉害,所以我们要学习洋人的先进技术。不过当时慈禧们非常害怕一件事情,那就是千万不能承认洋人的治理模式厉害。

后来的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下进行的,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质意思很简单:只能学洋人先进的技术,千万不能跟着学洋人的模式。

随后在只改经济模式、不改治理模式的指导思想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当时的模式叫做:官督商办模式。说白了就是:官员负责监督,商人负责出钱,然后赚了钱大家分。

可是这种模式搞到后来变了味了,官员们变成了大权在握、说一不二。他们往往不仅仅负责监督,还把日常的管理权、财政权、人事权全部给拿走了。民间商人们出了钱之后啥也没捞到,结果就是官员们自己干了。

可是这种官办企业到最后都会出现四大顽疾:

1、主办各个企业的负责人都是官员,他们对办企业几乎是一窍不通。

举个例子:张之洞办的洞创办的汉阳造铁厂,既没有勘探铁矿的位置,也不知道煤在哪里。上来就开始跟英国人订购炼钢厂的机炉。结果就是前后花了几百万两,可是根本就没练出几吨合格的铁。

2、任人唯亲、谋取私利。这也很好理解了,反正亏损了也无所谓了,反正钱也不是自己拿的,那就能捞一笔是一笔了。

举个例子:盛怀宣主持的汉冶萍铁矿有1200名左右的员工。可是其中大半都是盛宣怀和各级官员们之亲戚或者是其亲戚的亲戚。他们想尽办法地进行搜刮,企业中一大堆只拿钱不干活的人,也就是吃空饷的人。

这样的结果就是:亏空了企业,肥了自己的口袋了。

3、铺张浪费惊人。这些官员们办企业不行可是个个都想升官,那么上级来检查就是个表现的好机会了。

举个例子:汉冶萍公司,上级督办一到全厂必须张灯结彩、陈设一新。厂里的员工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了:打扫卫生、准备礼物,甚至连厂服都要换新的。每一次接待都要花上万两银子。

4、效率低下。由于大家端的都是“铁饭碗”吃的都是公家饭,那么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亏损了也不耽误发工资。

举个例子:上级原来给马尾船政局的指标是每年造两艘船。但实际上从1877年以后,每年最多只能造一艘船,质量还是严重的不咋地。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上面的一系列问题呢?

1、公司的责任不清楚、归属不明白。企业是属于晚清的,可是晚清是个笼统的概念而已,出了事或者亏本了难道找晚清负责吗?

2、不是自己家的东西没人心疼,既然企业是上面的,那么我又何必那么认真的干活了。那还不如拿点东西回家、中饱私囊一下岂不是赚的更多。

3、按晚清官员的那一套办企业,这企业永远办不好的。一个是搞人的,一个是搞经济的,思维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了。

最后洋务运动在中学西用的指导思想下以彻底的失败告终了。

不过洋务运动的失败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当生产力遇到瓶颈的时候,需要改变的就是生产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