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想让部队发挥出更强战斗力,起码得保证士兵们吃得饱饭。 可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丢锅弃灶是常有之事,蛋糕、巧克力、士力架等高成本食物更是不可能大规模供给,那么究竟该给士兵发放什么食物,才能做到又管饱又便捷呢?答案就是中国压缩饼干。 压缩饼干最早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越南北部农业生产情况相当糟糕,越南军民都吃不上饭,于是我国承担起了越军的伙食保障工作,曾先后给他们送去了500万吨粮食和其他的各类食品。 可是在运输过程中,我国逐渐发现了许多问题。 比如说粮食太多、体积太大,运输成本太高,以及越南湿热环境不利于食品保存,运送过去的食物很快就会变质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特意组织了一支食品攻关小组,立志研究出一种分量轻、能饱腹、适应热带环境且营养均衡的食物,最终的研究成果就是压缩饼干。 通常来说,压缩饼干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只需要将小麦粉、乳制品等主要原料利用冷粉工艺调制后,经过一系类工序,再加上适当的辅料,最后进行压缩即可。 不过我国最初为越南研究出来的压缩饼干原材料没有这么丰富,但营养无疑是相当均衡的,蕴含质量也很高。 而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人体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标准》其中明确表述,正常人一天起码要摄入1800~2340大卡热量,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世界银行定下的家庭每餐摄入热量标准更是高达2150大卡,这也就意味着想要光靠米饭来摄入能量,你一天最起码要吃2千克,也就是20碗米饭,这多多少少有点强人所难。 可是换成压缩饼干就不一样了,以我国最初给越南制造的那些压缩饼干为例,你只要每天吃4~5块,就足以满足身体对热量的需求,而压缩饼干是相当轻便的,5块加起来也不过普通人拳头大小,可谓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可能有人会感觉到疑惑,不是说吃一块就能顶饱吗?为什么这里吃饱人就要4~5块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后来我国又对压缩饼干进行了改进,而这个改进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701式和702式压缩饼干,亦或者叫他们压缩干粮。这一时期的压缩干粮基本上都是用绿铁桶包装的,每桶足足可以装20斤,由于采取了内部充氮加锡焊的设计,所以这种干粮在热带环境中不开封也能保存很长时间。 当然,开封过后还是要及时食用的,不过由于它是按大桶储存的,所以你基本上只要取一块就能吃饱。 后来在701和702式压缩干粮的基础上,我国还研发出了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好的761压缩食品,据说至今都经久不衰,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尝试一下。 第二个阶段则是我国的09式和13式军粮。据调查一小块09式军粮的热量,大概是1100大卡,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一天的热量需求只需要两小块09式军粮就可以解决。13式军粮也是如此,它蕴含的热量大致是900~1400大卡左右,倘若拿一份较大的13式军粮,那基本上一块就能解决一个人一天的热量需求了。 无论是701、70R1或者761压缩干粮,还是09式、13式军粮,其实都不建议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大量食用,且不说压缩饼干在口感上有些欠缺,吃多了就像在啃砖头。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看,压缩饼干也不是我们普通人的最优解,长期食用压缩饼干,不仅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甚至还有患上便秘以及结石的风险,所以大家一定要慎之又慎。至于士兵们每天啃压缩饼干更是大家的误解,更多时候压缩饼干其实只能算是一种“应急食品”,并不日常。 虽然说不建议大家日常食用,但是压缩饼干的意义还是不容忽视的。每当一个地区发生地震、海啸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后,灾区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食物,而经常看新闻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国家最先给灾区运去的食品往往就是大量的方便面和压缩饼干,这是因为它们都有着“方便速食”的特点。 倘若一定要在这两者间做个对比,那么压缩饼干的优先级甚至比方便面更高,因为方便面往往需要热水冲食,而干净的水在灾区中同样也属于极度紧缺品,这时候可以直接干吃一或者就少量水吃下的压缩饼干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军队中采用压缩饼干也是相同的道理,与之相对的,还有各种自热军粮和能量棒,这都是各国军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量来源,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人民的智慧显露无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