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友:医生你开错药了!医生:没错!

 caimin133 2021-12-21
有些时候,肾病朋友会对医生开的药感到困惑:
“这药不适合我啊”
“开错药了吧,这医生是个庸医吧?”
“开这药是不是故意坑我钱的?”
图片
比如这3种困惑很常见:

1.说明书上写着有肾毒性,为何还让我吃?

一些肾友看到医生给自己开的药,说明书上写着可能导致肾损害,就奇怪了:这医生是不是个不负责任的庸医?
有明显肾毒性的药物,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马兜铃酸类草药等等,应尽量避免应用于肾病患者,这是个常识。正规药物如果有明显的肾毒性,会在说明书上标注。
图片
但是,肾病患者并不是一定要禁用肾毒性药物。
常引起争议的是CNI(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也就是环孢素和他克莫司。这类药具有肾毒性,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而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肾脏的炎症、降低尿蛋白,防范肾功能进展。
又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又能防止肾功能损害,这药咋这么矛盾?
其实,是治肾还是伤肾,关键在于血药浓度的把控。血药浓度过低,没有效果;浓度过高,就会引起肾损害;只有浓度维持刚好,才可以治肾。
维持浓度是一个技术活,再有经验的医生,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那么医生为啥会选择这么一个肾毒性药物?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有他们的优势:显效率高,显效速度快,不影响生育,经常可以单药治疗而避免激素的副作用,等等。在免疫抑制剂大家族中,此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可圈可点。
诚然,医生再有经验,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在有经验的良医手里,控制好血药浓度,综合来看是利大于弊,肾毒性药物也能发挥治肾作用。

2.我血压不高,为何让我吃降压药?

是开错药了吗?
这种情况一般是指RASi(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也就是普利/沙坦类的降压药。
这类药物最初作为降压药被研发出来,后来被发现有肾脏保护作用,从而广泛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有患者疑惑:我血压正常,再吃降压药,吃出低血压怎么办?
图片
其实,所有降压药都有一个规律:血压越高,降压幅度越大;血压越低,降压幅度越小。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降压药的降压幅度并不明显,低血压的风险比较小。
有经验的医生,会从小剂量用起,同时监测血压、肾功能和电解质,如果没问题,再增加剂量,如此一直增加到可耐受的最大剂量,让肾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另外,如果你是年轻人,即使收缩压(高压)被降到了100,甚至90,也不用过于担心。一些年轻人常年都是90/60甚至更低一点的血压,仍然能够满足器官供血,这不是低血压。

3.激素副作用这么大,为什么还让我用?

一些患者不愿意用激素,但医生非要用,抗拒起来,难免对医生有意见。
确实,激素滥用并不鲜见,一些医生不管青红皂白,上来就给肾炎患者用激素的庸医,也是有的。
但激素用好了,也是一个强大的武器。
如果你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那么肾功能进展会很快,激素可以较为迅速地缓解尿蛋白,防止肾功能进展。
如果不是肾病综合征,而是尿蛋白3.5克以下的肾炎,那么是否用激素就需要权衡了。先用中医药和普利/沙坦类药物控制,如果尿蛋白控制不理想,再考虑激素。或是参考病理损伤,有明显的系膜增生、炎细胞浸润、细胞性新月体,再考虑激素。
一味地抵触激素也是不明智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图片
另外,激素很便宜,没有经济负担。相对于环孢素、他克莫司这些费用较高的药物,以及利妥昔单抗这类费用很高的靶向药,激素的费用相当亲民。
有些肾友抵触激素的副作用。其实,服用激素后,副作用会导致证型改变,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用中药减轻激素的副作用。虽不能完全消除副作用,但可以把副作用控制住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不耽误激素阻断肾功能进展的作用。
总之,慢性肾脏病是疑难病,诊疗过程中难免有坎坷,单靠医患任何一方都难以到达胜利的终点。康复之路上,需要医患互相理解、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