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肠气?疼痛难忍,葫芦巴丸来解决,温阳散寒,除湿止痛

 栖凤轩2013 2021-12-21

“哎呦,医生,我得小肠气了,您能不能帮我看看?我不想动手术”有病人这么对我说。

疝气

小肠气很常见,大多数病人都选择了手术治疗。

小肠气也就是腹股沟疝气,是指人体组织的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间隙或薄弱的部位进入另一部位。原因包括做腹内压力增高的动作、妇女妊娠、老年腹壁力度减弱等。表现为腹股沟处有肿物,躺下时肿物可以缩小或者消失。

治疗方法大多使用手术治疗。但是老人、儿童动刀需谨慎。

中医对于老人疝气有独特的疗效,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中医认为啊,小肠气是湿气在内,寒气在外,湿胜则阻滞气机,气机不利则会疼痛,寒胜则会让人疼痛。

送你胡芦巴丸,治疗小肠气!

组成:胡芦巴(炒)500克 大巴戟(炒) 川乌(炮,去皮)各180克 川楝子(炒)560克 茴香600克 吴茱萸(汤浸七次,炒)300克

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本方出自《景岳全书》,可以治疗治小肠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吐者。

“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这段话描写得惟妙惟肖,把小肠气的状态给描写了出来。

温肾除湿:方中葫芦巴可以温肾阳,逐寒湿。

葫芦巴

《玉楸药解》:胡芦巴苦温下行,治水土湿,腹胁满胀、寒疝冷瘕、囊坠脚肿之证。

因此,葫芦巴可以治疗疝气,阴囊坠胀等疾病。

巴戟天可以温阳补肾。

巴戟天

《神农本草经》

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川乌可以温阳除湿,破阴散寒。

川乌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入厥阴经:茴香,吴茱萸,川楝子

小茴香:入厥阴,治寒疝,理气止痛。厥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腹股沟的位置在经络上属于厥阴经,因此茴香可以将药力引到腹股沟的位置,同时他可以止住疝气的疼痛。

小茴香

《雷公炮制药性解》

气味稍薄,然治膀胱冷痛疝气尤奇。

吴茱萸可以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

吴茱萸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川楝子可以行气止痛,也可以入厥阴经,治疗疝气之痛。

川楝子

总结一下,胡芦巴丸可以治疗疝气疼痛。具有温阳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