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芦巴

 草药君 2022-05-11

别名

葫芦巴,苦豆,芦巴,胡巴,季豆,小木夏、香豆子

性味归经

苦,温。归肾经。

功能主治

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小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本品能补命门之火,壮元阳而治虚冷,对肾脏虚寒、命门火衰,可与附子、硫黄配合,作丸剂服;治小肠疝气、寒湿脚气,与小茴香等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釆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干燥种子,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长3~4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平滑,两侧各具一深斜沟,相交处有点状种脐与珠孔。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纵切面可见内有一圈胚乳,胚乳呈半透明状,具黏性,水浸后呈粘液状;子叶2,略不对称,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气微,粉碎时有特异的香气,味淡微苦。以个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

胡芦巴: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晒干。

盐炒胡芦巴:取净胡芦巴加盐水喷洒拌匀,稍闷,微炒至发响,呈黄色,取出放凉。(每胡芦巴100斤,用食盐2.5斤,适量清水化开)

方选

1.胡芦巴丸《景岳全书》

治小肠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吐者:胡芦巴(炒)500克,大巴戟(炒)、川乌(炮,去皮)各180克,川楝子(炒)560克,茴香600克,吴茱萸(汤浸七次,炒)300克,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2.胡芦巴丸《局方》

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气,奔豚气,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恶闷乱:胡芦巴(炒)1斤,吴茱萸(汤洗10次,炒)10两,川楝子(炒)1斤2两,大巴戟(去心,炒)6两,川乌(炮,去皮脐)6两,茴香(淘去土,炒)12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空心用温酒吞下;小儿5丸,茴香汤下。

3.胡芦巴丸《丹溪心法》

肾气疝:茴香5钱,破故纸5钱,吴茱萸(盐炒)5钱,胡芦巴7钱,木香2钱半。上为末,萝卜捣汁为丸。盐汤送下。

4.胡芦巴汤《普济方》

平补三焦,主三焦俱虚:胡芦巴半两,沉香半两,芎藭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茴香子(轻炒)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1两,益智(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白术3分。上锉,如麻豆大。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3个(擘),同煎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5.胡芦巴散《圣济总录》

肾脏虚惫,腰膝疼,小肠膀胱等气攻冲:胡芦巴2两,补骨脂(炒)2两,荜茇1两,荜澄茄1两,茴香子(炒)1两,木香1两,丁香1两,楝实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1两,巴戟天(去心)1两,京三棱(微锉)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上为散。每服2钱匕,水、酒共1盏,同煎3-5沸,温服;如作丸,用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空心盐汤送下。

6.理疝芦巴丸《鳞爪集》

散寒化滞,扶气补虚。主小肠气结,奔豚瘕疝,睾丸坚硬,小腹有形,上下去痛,或绕脐攻刺,呕吐气滞:胡芦巴16两,川楝子1斤2两,吴茱萸10两,小茴香20两,川乌1两,巴戟肉1两。上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钱,盐汤送下。


7.调经除带汤《揣摩有得集》

妇人白带,属肾经虚甚,寒湿火衰者:潞党参3钱,白术5钱(土炒),炒山药5钱,茯苓3钱,巴戟天6钱(去心,盐水炒),桑螵蛸3钱(盐水炒),胡芦巴2钱(盐水炒),白果仁1钱(去皮炒),茵陈5分。水煎服。

文献摘录

1.《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 香子、治膀胱气甚效。出∶广州并黔州。春生苗,夏结子,子作细荚,至秋采。今人多用岭南治元脏冷气为最要。

2.《玉揪药解》

味苦、辛,气温,入足阳明胃、足少阴肾经,泻湿驱寒,破瘕消疝。胡芦巴苦温下行,治水土湿寒,腹肋满胀、寒疝冷瘕、囊坠脚肿之症。


3.《药笼小品》

出岭南者佳。苦温纯阳,入右肾命门。同茴香、巴戟、川乌、川楝子、吴茱萸,治疝瘕冷气,寒湿脚气。酒炒。

4.《本经逢原》

胡芦巴乃海外胡萝卜子,声音相近之讹耳。右肾命门药也。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得归元者宜之,小肠奔豚偏坠及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者,用胡芦巴丸。肾气不归,上热下寒,厥逆呕吐者,用黑锡丹。皆与金铃子一寒一热同用,其导火归元之功可知。

5.《本草易读》

酒浸炒用。味苦,大温,无毒。补命门,暖丹田。治冷气疝瘕,疗寒湿香港脚。腹胁胀满之寒,面色青黑之阴。出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其国中萝卜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番中来者。腿膝痛,行无力,同故纸、木瓜丸服。(验方第一。) 冷气疝瘕,酒制芦巴、荞麦炒研面各四两,小茴一两炒,丸服。大便下白则愈。少腹冷痛是也。(第二。)沉香内消丸沉香 木香 芦巴 小茴酒丸服。治偏坠痛或小肠疝气。(诸方第一。)

6.《本草图经》

生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蕃,盖其国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蕃中来者真好。春生苗,夏结子,作荚,至秋采之。今医方治元脏虚冷气为最要。然《本经》不着,唐以前方亦不见者,盖是出甚近也。与附子、茴香、硫黄、桃仁尤相宜,兼治膀胱冷气。

7.《本草求真》

苦温纯阳。亦能入肾补命。故书载暖丹田。壮元阳。治肾脏虚冷。并疝瘕冷气。小肠偏坠。寒湿香港脚。(时珍曰。胡芦巴。右肾命门药也。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元者宜之。宋惠民和剂局方有胡芦巴丸。治大人小儿小肠奔豚偏坠。及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者。用胡芦巴八钱。茴香六钱。巴戟去心。川乌头炮去皮各二钱。楝实去核四钱。吴茱萸五钱。并炒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酒下。)功与仙茅附子硫黄恍惚相似。然其力则终逊于附子硫黄。故仍须兼以附硫茴香吴茱萸等药同投。方能有效。系海外胡萝子。四声音相近故名。酒浸曝干炒用。

8.《本草撮要》

味苦大温,入足阳明少阴经,功专暖丹田。得桃仁治膀胱气,得茴香川楝治奔豚偏坠,得荞麦、茴香治冷气疝瘕,得补骨脂、木瓜治寒湿香港脚,得附子、硫黄治阳气不能归元。酒浸曝,或蒸或炒用。

9.《证类本草》

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 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甚效。出广州并黔州。春生苗,夏结子,子作细荚,至秋采。今人多用岭南者。

10.《得配本草》

苦,大温。入命门。壮丹田之元阳,除冷气之潜伏。得茴香、川楝,治奔豚。(寒热气。)得荞麦、茴香,治疝瘕。得破故纸、木瓜,治湿香港脚。配桃仁,治膀胱气。酒蒸用,或炒熟用。阴血不足者禁用。

11.《本草衍义》

《本经》云∶“得 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甚效。”尝合,惟桃仁麸炒,各等分,半以酒糊丸,半为散。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盐酒下。散以热米饮调下,与丸子相间,空心服。日各一二服。

12.《本草蒙筌》

味苦、气温。纯阳。无毒。《本经》云∶乃番国萝卜子也。原本产诸胡地,今亦莳于岭南。春月生苗,夏间结子。子作细荚,至秋采收。得桃仁、大茴香,治膀胱疝气效;(三味麸炒,各等分,研末,半以酒糊丸,半为散,每用五七十丸,盐汤下,散以热米饮调下,与丸子相间,空心服,日各一、二服,即效。)得硫黄、黑附子,疗肾脏虚冷佳。驱胀满腹胁中,退青黄面颊上。

13.《本草便读》

补肾壮元阳.辛苦温通有效.入肝宣冷滞.疝瘕寒湿宜求.(葫芦巴壮元阳.除下焦冷气.味苦而辛.性热而降.出胡地.萝菔子也.入肝肾二经.故能治疝瘕香港脚等证.下焦阳虚有寒者可用之.阴亏者非所宜也.)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小编水平有限,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