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生殖系统:乳腺

 元亨技术 2021-12-21

乳腺(mammary gland)

男性和雄性动物的乳腺已退化

女性和雌隆动物乳腺相当发达,具有哺育新生个体的重要生理功能

人的乳腺只有一对

女性乳腺有明显的年龄性变化,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在妊娠期、哺乳期、断奶后有明显形态结构变化

女性乳腺形状和大小,与种族、遗传、营养、年龄、生育状况等有关

乳腺位于胸部两侧的浅筋膜内,乳根上缘平第2或第3肋,下缘平第6肋,内侧缘达胸骨外侧缘,外侧缘近腋中线;乳腺的深面为深筋膜,与深筋膜之间有浅筋膜的疏松结缔组织

乳腺有一定可移动性

青春期开始,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女性乳腺开始发育,乳房膨隆(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体积增大,呈半球形,乳头突出,出现明显的女性第二性征。乳腺的导管生长发育,但分泌部未发育

青春期后,男性的乳腺变化很小或基本无变化,小而扁平。极少数会出现乳房明显发育,膨隆突出,呈半球形,称女性化乳腺(Feminie mammary gland)

(一)静止期乳腺(Resting mammary gland)

性成熟期未孕女性的乳腺

由乳头、乳晕和发育成熟的各级导管组成

分泌部不发达,腺泡很少,泡腔狭窄

1 乳头和乳晕

(1)乳头

乳房表面正中的一个圆锥形突起

多位于第4肋间隙平面

表面有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上皮下方的结缔组织形成很高而不规则的真皮乳头,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真皮乳头深深手插入表皮基底面的凹陷中,真皮乳头中丰富的毛细血管距表皮表面很浅,肤色浅淡的妇女乳头呈粉红色,肤色较深的妇女乳头呈淡褐色

乳头表面的皮肤为无毛型,有散在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

乳头内部主要由胶原性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含较多的弹性纤维并延伸至乳晕部,使乳头和乳晕部的皮肤有较大的弹性

乳头内的结缔组织中还有较多的平滑肌纤维,呈环形和放射状走行,环绕输乳管或平行于输乳管;受寒冷、触摸 或感情刺激,平滑肌收缩,使乳头勃起,乳晕皱缩

乳头内穿行15~25条输乳管(Lactiferous duct),其末端开口于乳头顶端的乳头孔(Nipple orifice)

临近开口处,输乳管膨大,称输乳窦(Lactiferous sinus)

输乳管壁由两层柱状上皮细胞围成,在近乳头处孔变为复层扁平上皮,与乳头表面的皮肤(复层扁平上皮)相移行

乳头的浅层组织对雌激素很敏感:雌激素缺乏时,乳头皮肤萎缩变薄,使哺乳时产生灼痛感;妊娠期间,胎盘分泌许多雌激素,分娩后突然失去雌激素来源,卵巢未能迅速恢复其政党分泌功能,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乳头皮肤变薄,分娩初期妇女在哺乳时常出现灼痛感,可适当补充雌激素,缓解和消除哺乳时乳头的灼痛

(2 )乳晕(Areola)

乳头周围的一个环形区域

未孕成年妇妇乳晕呈浅红色;妊娠后色素沉着变成棕褐色;分娩后颜色变浅,不能恢复至妊娠前的颜色

乳晕深面的结缔组织 内有输乳管膨大形成的输乳窦,还有汗腺、皮脂腺和乳晕腺(Monggomery gland)。乳晕腺由表皮衍化而来,介于地腺和乳腺之间,开口于皮肤表面,分泌类脂

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分泌物油润乳头和乳晕

乳晕边缘深处,有数量不等的大汗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多数人退化消失

乳晕处的皮肤为无毛型

乳晕和乳头皮肤下无脂肪组织

2 静止期乳腺的结构

管泡状腺,分泌部多萎缩

实质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5个乳腺小叶(Mammary lobe),每个乳腺小叶为一个独立的腺体,有一条输乳管开口于乳头孔

乳腺叶呈锥体或不规则形,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每个乳腺小叶由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乳腺小叶(Mammary lobule)

具有完好的分支管道系统:输乳管和输乳窦(乳头和乳晕处);导管(皮下组织即浅筋膜内)

导管周围有一层与真皮乳头层相似的致密结缔组织,细胞较多,纤维较细密,乳腺小叶之间和乳腺叶之间的隔由与真皮网状层延续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细胞较少,纤维粗大

乳腺实质位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但仍由来自真皮的致密结缔组织包绕和分隔,借此将乳腺悬系和固定在真皮中,从真皮伸入乳腺实质中的粗大致密结缔组织哥称Cooler悬韧带

光镜下,乳腺组织大多为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上皮性导管稀少,孤立或成簇散在于结缔组织中,偶见较大的输乳管,大多为小叶内导管

小导管由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组成。细胞胞质少,染色淡,核椭圆形。上皮外包绕一层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梭形,较小,核椭圆形,着色深,核长径与导管长轴平行,胞质含较多的细丝(收缩功能);基底面有明显的基膜,基膜外面有一层类似真皮乳头层的致密结缔组织,厚度与管壁的两层细胞(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相近

胚胎早期,管壁外一层致密结缔组织与真皮乳头层相延续。乳腺小叶之间可见一层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称小叶间隔(Interlobular septum),其与真皮网织层相延续,组织结构相同,纤维多而粗大,细胞成分少。小叶间隔两侧为脂肪组织。小叶内结缔组织较疏松,含较多的成纤维细胞稀脂肪细胞,少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静上月期乳腺形态结构随月经周期发行一定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雌激素作用,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RNA合成增多,核仁增大,核糖体、线粒体增多,高尔基复合体增大

分泌期,孕激素分泌增多,乳腺导管扩张,上皮基膜增厚,小叶内结缔组织和小叶间结缔组织血管充血,组织水肿,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乳腺血液供应来自肋间动脉、胸外侧动脉和胸廓内动脉分支-->沿乳腺导管至分泌部,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小静脉-->沿乳腺导管逐级汇合-->腋静脉和胸前静脉

乳腺淋巴管很丰富:腺泡周围结缔组织的毛细淋巴管密集汇成小淋巴管沿血管和腺逐级汇合-->较大的淋巴管-->腋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

(二)妊娠期乳腺

胎盘和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及胎盘分泌促生长催乳激素-->乳腺迅速增大,腺组织小导管和分泌部细胞增生,大导管和输乳管变化较小,小叶内和小叶间结缔组织相对减少

1 妊娠早期

乳腺小导管上皮细胞增生,上皮以出芽方式出现许多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腺泡管和腺泡,乳腺小叶明显增大。腺泡管和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或单层低柱状上皮,分泌型上皮,较大,胞质嗜酸性,呈颗粒状,顶部胞质内可见小泡和脂滴;核圆,位于中央略靠基底部,核仁明显。腺上皮下的肌上皮细胞呈星形,多突起,位于上皮细胞和基膜之间。腺泡腔较大,内有有少量颗粒状嗜酸性分泌物

乳腺小叶内和小叶间结缔组织明显减少,小叶间隙显著变薄。结缔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明显增大

电镜下,腺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胞质的线粒体增多增大,核糖体丰富,粗面内质网增多,呈平行排列,有的扩大成扁囊,囊内有电子密度高的物质。腺上皮细胞与肌上皮细胞之间有桥粒;肌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有半桥粒

2 妊娠中期

腺上皮继续增生,速度加快。第6个月后,增生明显减缓,腺细胞体积明显增大,顶部胞质出现较多分泌颗粒。腺泡腔明显扩大,腔内有较多的嗜酸性分泌物,含细胞碎片甚至有完整的脱落细胞,分泌物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的巨噬细胞,胞质有大小不等的脂滴称初乳小体(Colostrum corpuscle)。

电镜下,腺上皮细胞游离面有一些突出的圆形小泡,有很多微绒毛;胞质内有大量聚核糖体和分泌小泡,,小泡内有中等电子密度的无定形物质或颗粒状物质,分泌小泡与哺乳期乳腺细胞内见到的蛋白分泌颗粒极相似。腺上皮细胞顶部有大小不等的脂滴和大量糖原颗粒

3 妊娠后期

乳腺分泌活动明显增强,腺泡腔内出现大量分泌物,有时会从乳头排出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含脂肪和乳糖原较少,含蛋白成分较多,特别是乳蛋白和抗体蛋白。乳腺小叶内和小叶间结缔组织减少,血管增多。腺细胞比静止期乳腺的腺细胞增大,腺泡腔明显增大,乳腺小叶显著增大,整个乳房明显增大

电镜下,腺上皮细胞中的高尔基复合体明显增大,由多层扩大的扁平囊泡及密集的大泡和 小泡组成。小泡群中有两种小泡:一种腔内含电子密度低的无定形物质(免疫球蛋白);另一种腔内含电子密度高的粗大颗粒性物质(酪蛋白或铁蛋白)。腺细胞胞质有多量较大的脂滴。线粒体较大,数量多;溶酶体少,成群存在。肌上皮细胞变扁,胞质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丰富,肌丝和密体增多

生长激素(Somatotrophin)、催乳激素(Prolactin)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催乳素与妊娠期乳腺发育有关

(三)哺乳期乳腺

妊娠6个月,乳腺腺泡和导管内分泌物及乳腺组织特别是分泌部增生,乳房明显增大,分泌物增多,开始从乳头排出,这种分泌物称初乳(Colostrum),含脂滴、乳蛋白、乳糖原、免疫球蛋白等,还有一些吞噬脂肪颗粒的巨噬细胞即初乳小体

经产妇,分娩后第3天内初乳分泌量大增,3天后开始分泌正常乳汁,被乳含较多的蛋白质和较少的脂肪,及细胞碎片、脱落的完整细胞和初乳小体

哺乳中婴儿吸吮乳汁时,乳腺停止分泌活动

光镜下,小叶内充满含乳汁的腺泡,小叶内导管明显可见,结缔组织中血管增多,小叶间隔变薄。间质中的脂肪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腺泡多而大,腺泡腔内分泌物随哺乳时间不同而多少不一。腺泡上皮形态随分泌周期而异,有的呈高柱状,有的呈矮柱状或立方形,有的呈扁平状。腺细胞内的脂滴被溶解,胞质内可见许多空泡,顶部胞质多见。乳腺为顶浆分泌腺,分泌物移到细胞顶部并向游离面呈泡沫状突出,连同外包的细胞膜一起脱离细胞游离面,排到腺泡腔内

电镜下,腺泡上皮细胞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细胞基底部最多;高尔基复合体发达,位于细胞近游离面;滑面内质网相当发达;脂滴无单位膜包绕,但排放中被游离面质膜包裹

(四)断乳后的乳腺

大多数腺泡退化并被吸收,少数腺泡保留下来,乳腺小叶变小,小叶间和小叶内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多。腺体停止分泌

光镜下,腺泡先极度扩张,腔内充满分泌物,腺上皮呈扁平形;分泌物被吸收,腺泡塌陷,腺泡上皮退化,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明显增多

电镜下,腺细胞胞质充满分泌颗粒,自噬泡多而大;胸膛腔内、外的巨噬细胞增多,胞质中有大量吞噬泡。断奶10天后,腺泡大部退化消失,残留少数体积很小的腺泡,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多

(五)绝经后的乳腺


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乳腺小叶及小叶内腺组织萎缩退化,残留少量导管,结缔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几乎完全取代腺组织。乳腺内脂肪组织多少与个体有差异

有的妇女乳腺可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少数妇女乳腺出现特殊变化,如部分导管上皮增生,部分导管扩大成囊肿,有的出现分泌活动

(六)男性乳腺

胚胎时期:与女性相同

出生后:终生保持不发育状态,有少数小导管及少量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

小导管大多为实心的细胞索,不形成乳腺小叶和腺泡

某些人会在青春期后出现乳腺一时性轻微增大

乳晕发育较好,比女性小

过1/3的男性乳腺腺组织延伸至乳晕以外

青春期后,少数男性雌激素和雄激素平衡失调,乳腺增大即乳房女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