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sunflowerw386w 2021-12-22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朋友半夜突然问了我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我搜肠刮肚找不到比较合适的说词,最后就背诵了上面这段话,对方马上就明白了:人生之际遇变幻莫测,胜不足骄,败不足懊——这世间的一切权柄、荣耀和财富都终究尘归尘土归土。所以,首先,要能看得透;其次,要能看得开。

陷入自我消耗的人就是既看不透又看不开!人有时候确实需要自我欺骗,因为有些自身的缺陷以及由此滋生出来的匮乏感,需要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去止痛,才能长期支撑下去。一个精神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的人,往往更容易追求极端。一个长期处于压抑中的人,往往会更强烈的追求过把瘾就死:即便是瞬间燃烧带来的光芒,也能稍微照亮一下内心深处被无力感长期腐蚀的角落。人在长期不如意的挫败中,为了对抗这种锥心之痛的腐蚀,往往会有意无意的吹起一些虚幻的泡泡,那些引以为傲的虚幻不过是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虚拟出来的幻象。虽然成败利钝难以逆见,然而,自己能够补上一个缺陷才能松开一个虚幻的泡泡,否则,人的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引导你抱的更紧。从而不能面对事实,更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受家父影响,从小就喜欢三国。小时候问他三国讲什么?他的回答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告诉我:三国讲男人的志向、气节、谋略和忠勇;讲建功立业、讲绝处逢生、讲功亏一篑!讲人的一生该如何安身立命!

反复读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后,前面那些都逐渐理解了,但最后一句还是不太理解。直到自己有了一些阅历,经历过人生的沉浮之后,才明白最后那句才是画龙点睛的总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将来,那些围绕生命体基本特征展开的故事总是在变换了时空和场景的舞台上周而复始的上演——昨日坐上宾,受万众瞩目;今日阶下囚,被千夫所指——抬轿子吹喇叭最起劲的人,也一定是踩得最凶的那群人。

人的行为源于对自我的判断和对自己与生存环境的判断。基于这二者形成的生存策略会驱动人的观念、心态和行为。不管是抬举还是挤兑都无所谓对错,它是不同的生命体运行在自己轨道上形成的结果——严嵩倒台的时候,想起十几年来每年都会按时给他送酱菜的六必居,心中突发感念,决定破例一次给六必居题写店名。结果六必居的老板直接跪倒在他面前请求不要题字。严嵩无比感慨的说:昔日多少人一字千金的求我题词我都不愿意,今日我感念你多年来的行为,主动给你题写店名,你却严辞不受急于撇清!你能以此指责六必居的老板吗?你不能!他不过是运行在他自己的轨道上,那条无形的轨道由他的判断和选择所构建而成… 当许多轨道在某个点上交汇之时,置身其中的你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然而,当他们继续沿着自己的轨道四散之后,置身其中的你很容易产生另一种错觉——只不过你会把前一种错觉揽在自己身上,而把后一种错觉都归咎在别人身上。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天道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生在世,如大海行舟,成败利钝难以逆见,唯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如此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