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亮辉《联海荡舟》二十二、盖世才华任纵横

 开心明智 2021-12-22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盖世才华任纵横

──郭沫若对联欣赏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楹联家。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的对联挥洒大气,才情飞扬,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一   挽联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19361019日鲁迅逝世,郭沫若时在日本,噩耗传来,万分悲痛。当晚写下了《民族的杰作——悼唁鲁迅先生》,后又撰写了这副挽联以寄哀思。对联上联把鲁迅与高尔基并举,同比为两个“宏朗的大星”,就在相隔四个月的时间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相继“陨落”了。一在东亚,一在西欧(苏联地处欧洲,故言西欧,非今日所言以别东欧的“西欧”之意),两相呼应,似有感应。骤然而逝,能不令亚、欧人民震惊而殒泪!上联扣住哲人叠坠的时距之短,泣泪含哀的地域之广,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文学巨匠逝世的痛惜。下联写作者对鲁迅作品的钦敬和终未谋面的遗憾。“二心”,指《二心集》,借代鲁迅的作品。鲁、郭同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但他们“尽管是生在同一国土,同一时代,并且长时间的从事于同性质,同倾向的工作,却一次也没有得到晤面的机会,甚至连一次通讯也没有。”(郭沫若《坠落了一个巨星》)诚如郭沫若所说:对“他的生活、性情、思想,不曾有过直接的接触——这在我是莫大的遗憾。”不仅如此,他们在从事于“同性质,同倾向”的工作的时候,在某些观点、做法上还有不少相忤之处,这就更使作者悔恨悲痛不已了。然而“以往之不谏”,只得同天南地北的人民一道,追念逝者的英灵,以表达无尽的哀悼和怀念了。郭沫若还代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留日支部的质文社同人撰联一副:平生功业尤拉化,旷代文章属阿Q高度评价了鲁迅倡导文字改革的功绩和文学创作的成就。

瀛谈百代传邹子,

信史千秋哭贾生。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出版家。1944724日病逝,101日,重庆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作为主祭人之一,郭沫若宣读悼词,并献上了这副对联。“瀛谈”即李白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凝缩。“子”,是对男子的尊称。上联说像邹韬奋这样有学问、有修养、有德操的人历代少有。下联将邹韬奋与西汉杰出政治家贾谊相提并论。贾谊才高博学,远见卓识,然遭谗见妒,三十三岁郁郁而死。以贾喻邹,表达了对邹韬奋受到国民党迫害的极大悲愤及英年早逝的无比惋惜。“百代”、“千秋”更是对他的崇敬和高度评价。

天下待澄清,党锢无端伐孟博;
江南余瘴疠,招魂何处哭灵均。

194669日,郭沫若在上海主祭被国民党特务、当局迫害死于狱中的塔斯社记者、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杨潮的追悼大会。在会上郭沫若痛斥反动派“摧残人权”,是“豺狼当道”,并愤然题写了上面的挽联。上联先直言社会黑暗,时局浑浊,以表达对现实的极为不满,接着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迫害正直官僚和进步文人的“党锢之祸”的典故来喻指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用范滂(孟博)在“党锢之祸”中惨遭杀害来喻指杨潮之死。“无端”二字更是揭露了当局、特务的无理、残暴和疯狂到了极点。下联前截源自杜甫“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以病疫流行喻社会气候,处处污浊险恶。接着再用屈原相喻,招魂无处,只得痛苦而已!痛惜之情无以言状,悲愤之状无以言喻。

百岁老人,永使百花齐放;
万年不朽,赢得万口同声。

我国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齐白石于1957916日逝世,郭沫若为治丧委员会主任,追悼会上他献了这副对联。上联写齐白石身体力行对促进文艺繁荣所做的贡献。“百花齐放”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老人绘画的题材,二是指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三是指文艺园地的盛况。(可惜,白石老人的努力,郭老的愿望没能如愿以偿,而后长期的左害,竟使文坛艺苑萧条零落。)下联写齐白石人品与作品与世长存。白石老人解放前曾在家门口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声明,足见他的金石情操;解放后,热情表现新生活,荣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为社会主义的文艺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因白石老人晚年幸福,且高寿善终,所以挽联把悲痛化作了赞颂,可谓是切合了挽悼对象的特点,感情表达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二  名胜联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全才,除文学活动外,还经常投身各种社会活动,足迹遍及天下,所到之处,犹喜徜徉山水,流连古迹,缅怀先哲,题诗属对,兴到笔随,留下许多文翰珍奇。即便是有些名胜未临其境,受人索句,也偶有题赠。这些诗联,使山川名胜增光添彩,让游人读者品赏回味。其中联语酣畅淋漓,含意深邃,多有佳构。

题玉泉得月楼

龙潭倒影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这是郭沫若19636月为重修的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得月楼题写的对联。得月楼居城北象山下,远处十三玉龙雪峰蜿蜒逶迤;近处柳翠草芳,泉波溢彩,潭中一楼临空展翅。上联状玉龙雪峰的两种姿态。以潜龙喻遥望中的玉龙雪峰,峰是静物,故曰潜。远望雪峰茫茫,巍巍然如卧龙潜伏,虽为静态,却又蓄待时腾空之势。以飞龙喻倒映于潭中的玉龙雪峰,是写动态,故曰飞。风起水荡,潭中龙影就会随波涌动,给人跃跃欲飞之感。如果是一般手笔,定会将临空的雪峰喻为飞龙,而将水中倒影比作潜龙。而作者慧眼匠心洞察到了特定景物的依存关系,出语拔俗。下联绘玉泉之水的两种颜色。玉泉俗称黑龙潭,墨玉形容远望中黑龙潭的总体形象,苍玉则形容细察时潭水青苍碧绿的神韵,一为体,一为神,可谓形神兼备。“十三峰”写玉龙主峰的数量。“半里许”写潭水纵横的面积。整副对联有动有静,有形有色,有虚有实,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形貌,又浪漫地再现了山水的韵致。

题白云山听涛亭

旭日朝霞红雨乱,

天风海水白云闲。

广东北郊白云山,峰顶时常白云飘绕,故名。上有听涛亭,羊城八景之一的“白云松涛”就在此。1963年园林管理部门曾摘今人诗句“天风海水白云间”为下联悬楹柱向游人索求上联。1964724日郭沫若游白云山,闻知此事,吟出上联“旭日朝霞红雨乱”,并把下联中“间”字改为“闲”字,然后挥笔书成。此联共写六种景物,上联写苍苍白云山在旭日朝霞辉映中的亮丽山色,再抓住具体景物以配衬。“红雨”即落花,李贺《将进酒》有“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句。“乱”是联“眼”,生动地再现了在晨光的映照下,在晨风的吹拂下,山花飘散,落英缤纷,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下联“天风”言山顶之高,“海水”言俯瞰之景,此处独享海天胜状,真让人心旷神怡。将“间”改为“闲”,较原句活泼而有意趣,赋予白云以生命和感情,形象地描绘出了白云缭绕的悠闲之态,使人联想到李白“孤云独去闲”的意境,同时这又何尝不是诗人登临时悠闲自得心情的迁移。“白云闲”与“红雨乱”色彩相衬,动静相对,画面明丽,意趣盎然。

题辛弃疾纪念祠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修建于济南大明湖公园的辛弃疾纪念祠于196111月正式开放,郭沫若的题联抱柱高悬令人尤为注目。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联语即从他的创作特点和爱国思想上着笔。上联写他的词风。辛弃疾是继苏轼以后最有成就的豪放派词人,人们常以“苏辛”并称。一日苏轼问其幕士善讴:“我词比柳词何如?”善讴说:“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人演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后以“铁板铜琶”形容豪放派激越的文词。作者将对苏的赞语以评辛,高度评价了他笔力雄健,文词超迈,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的特点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下联写他的爱国情怀。辛弃疾写过十篇论文,名《御戒十论》,又名《美芹十论》,“美芹”,典出《列子·杨朱》,文载一人向某富豪赞美芹菜味美,结果富豪吃了拉肚子,后遂以“献芹”谦称自己所献之物菲薄,仅表诚心而已,辛论亦为此意。论中辛弃疾向朝廷力陈抗敌复国之策,未被采纳。“悲黍”典出《诗经·王风·黍离》,首句“彼黍离离”。辛词有“莫望中州叹离黍”句,这里“悲黍”代指其悲叹国土破碎,朝廷昏庸的爱国词作。“鸿雁”是一种候鸟,秋天即往南方避寒。“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希望南宋王朝不要偏安江南不图恢复。然南宋朝廷屈辱投降,词人壮志难酬,忧国忧君,都付江水东流。整个对联正如新华社报道说的“概括道出辛弃疾创作的特色及其爱国抱负。”

题史可法纪念馆

骑鹤楼头,难忘十日;

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梅花岭,有著名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纪念馆。馆名为朱德题书,郭沫若题书了对联。上联中“骑鹤楼”指代扬州城。作者将这一悲剧突现在人们眼前,意在提醒人们要记住历史血案,吸取历史教训。下联写史可法的民族精神万古长青,永励来者。1644年清军围攻扬州时,史可法曾在梅花岭上泣血誓师,并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他拒绝清军多次劝降,孤军奋战七日夜,城破被俘,壮烈殉国,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死后,遗体混入乱尸中,无法辨认,事后家人取其衣冠葬于梅花岭。后扬州人在墓旁立祠以纪念。全联只用了两个名词,两个数词,两个动词。两个地名,点出与史可法有重大关系的两件历史事件,一为悲惨,一为悲壮;两个数词,一小一大,形成对照;两个动词,表达感情,永记耻辱,永记英烈,耻辱警人,英烈励人。全联立意深沉,语韵铿锵。

三  春联

从已发表的郭沫若对联来看,春联不多,但是辛亥革命春联却不少。这些春联热情歌颂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表达了他对辛亥革命由衷向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内心的狂喜。这里选析三副以飨读者。

  故国同春色归来,直欲砚池溟海笔昆仑,裁天样大旗横书汉字;

 民权如海潮暴发,何难郡县欧非城美奥,把地球员幅竟入版图。

这是郭沫若春联中较长的一副。上联起首把辛亥革命同春回大地的自然规律联在一起,寓意古老的中国已随万物复苏。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候,于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简直要把渤海当作砚池,把昆仑当作巨笔,把蓝天当作旗帜,挥洒豪情,写上一个遒劲的“汉”字以洗耻辱。表达了对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共和中国的喜悦心情。如果说上联是抒发“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豪情,那么下联则是宣泄打倒列强的愤慨和表达富国强兵的愿望。人民的权利和力量,可以以欧非为郡县,以美奥为城池,让欺侮中国的列强们俯首称臣。从现在看来,这种提法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妥当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确实表达了一些青年人的心理,正如作者在《黑猫》一文中所写的那样:“那时的少年人大都是一些国家主义者,他们有极浓重的民族感情,极葱茏的富国强兵的祈愿,而又有极幼稚的自我陶醉。他们认为只要把头上的豚尾一剪,把那原始的黄色大旗一换,把非汉族的清政府一推倒,中国便立地可以成为'醒狮’,便把英、美、德、法、意、奥、日、俄等当时所谓的'八大强’,当成几个汤团一口吞下。”血气方刚,狂飙突进的作者,当时正是这样的青年。全联气势磅礴,直干霄汉,无可遏止。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上联仍以自然春色喻辛亥革命后的新气象,作者试问《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人是否已换掉不合时宜的秦时服装,以此来喻指打破一切成规旧制,中国人应同春天一样,展现出昂扬的精神面貌。下联写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借用多个典故来表达。“金戈铁马”喻雄师劲旅,话出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回地轴”话出庾信《哀江南》“竞动天关,争回地轴。”传说大地有轴,可以转动,以赞辛亥革命的回天之功。“锦城客”指李白,此借指包括作者在内的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们不需要像李白那样为人生的艰难、国家的命运而忧虑嗟叹了。这正是当时知识分子自我陶醉、盲目乐观和无限欣喜的情绪的写照。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酒兴匈浓春色饱;
沫水澄清,峨眉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

上联化用志南和尚《绝句》,春光绮丽,心情舒畅,平添酒兴。“匈浓”言酒兴浓如波涛汹涌,足见当时作者的心情是何等的不能平静。“饱”是对前面景物的概括。下联写山水,“沫水”即作者故乡的大渡河,“峨眉”即峨眉山,作者幼年曾在峨眉之绥山读私塾,是我国著名佛教圣地,名胜古迹很多,故云“仙人风物此间多”。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山川河流增添了异彩。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赞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山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热爱。上联切时,下联切地,画面清晰明朗,语言优美明快,感情舒畅明爽。

【作者简介】朱亮辉(1957—  ),邵阳市人,原邵东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湖南对联文化传承人,全国第二届“书香之家”户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邵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邵东市诗词协会名誉主席、邵东市楹联家协会顾问。著有《联海荡舟》《诗林漫笔》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