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新发肝癌患者一半是中国人!主要原因或有3个,注意避开

 大蚂蚁2011 2021-12-22

《柳叶刀》曾经调查过中美饮酒量的差异,发现美国男性人均饮酒量为15L,而中国男性人均饮酒量为10L,比美国要少得多

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中国新发肝癌的病例为41万,占全球的45.3%,全球将近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国,而美国的肝癌新发病例仅为4.7%。这是怎么回事?中国肝癌比例为什么这么高?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预防?

中国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3个原因不容忽视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酗酒诱发肝癌的原因之一,但还有许多的原因可能诱发肝癌:

1、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我国发病人数众多,并且我国乙型肝炎的病毒毒株基因型为C基因型,而美国流行毒株为A基因型,相对来说C基因型不易治愈,A基因型相对好治,而迁延不愈的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容易造成长期的肝损害,诱发肝癌的发生。

此外,对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经济条件比较差,无法给新生儿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直到2002年左右,才开始强制免费给所有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而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全民注射乙肝疫苗。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美两国肝炎发生率的差异造就了肝癌发病率的差别

数据也显示,美国慢性乙肝患者200万左右,而我国达到7000万,乙肝感染人数多,发生肝癌风险自然大。

2、脂肪肝患病率高。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脂肪,其重量约为肝脏重量的3%-5%,假如肝脏内脂肪太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者组织学上肝脏细胞内50%以上有脂肪变性就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的存在是一种病理的状态,大多来自于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长期的酗酒等,它是有可能转变为肝癌的。目前脂肪肝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世纪来临,中国经济腾飞,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直线上升,看看数据:2012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已经攀升到22.4%,几乎与美国的24.13%、日本的25%、欧洲的23.71不相上下,而酒精性脂肪肝也达到4.5%,直追美国的6.2%,这也带来了另一个诱发肝癌的风险因素-脂肪肝中国也与美国不相上下。

3、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比砒霜毒几十倍,常常由黄曲菌以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之中产生,在毒性上,砒霜和剧毒物质氰化物都自叹不如。由于它需要加热到280℃才能分解,所以一般加热不易将其破坏。

黄曲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它会严重破坏肝脏健康。研究表明,食物中每公斤1mg黄曲霉素含量就可以诱发癌症,这个含量只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小的黄曲霉素。

花生、玉米、稻米、核桃、杏仁、瓜子等都是黄曲霉素的好发食物,而中国人节约的习惯往往会导致无意之中摄入更多的黄曲霉素。一些放过期的食物,只要表面看上去没有食用大碍,便会继续食用,这使得中国居民较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更加容易摄入黄曲霉素。

关于黄曲霉素,还有两个方面的提醒,一是自制油存在的安全隐患。道理很简单,食用油原料没有人把关,假如食用了霉变的花生、玉米和菜籽等很容易造成黄曲霉素污染,榨油设备不干净,也同样造成食用油发生霉变,增加其内的黄曲霉素。

二是鲜奶也有黄曲霉素污染的可能。这主要是奶牛吃了被黄曲霉素污染的农产品所致,此外,过期的牛奶即便在冰箱之中保存也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有研究表明,在不改变牛奶品质的情况下,先将牛奶加热到90℃保持10分钟,然后冷却到20℃,再经紫外线辐射30分钟,才能使得其中的黄曲霉素M1减少了56.2%,可见黄曲霉素灭活多么难。

预防肝癌,医生建议做好这4点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怎样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具体措施上有如下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慢性乙肝的发生,对于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2、改变消费观念,对于霉变的食物坚决回避。如谷物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者破损、变色等,花生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红薯表皮出现褐色、有黑色斑点或者干瘪多凹,薯心变硬、发苦。这些迹象都表示食物霉变了,需要回避;

3、戒烟限酒、限制糖的摄入。这很重要,这些生活习惯都会加大脂肪肝的风险。

4、定期检测甲胎蛋白(AFP)尤其是存在肝癌家族史、患有肝炎肝硬化、严重的脂肪肝患者更加需要定期检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