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堵墙,两边站着强者和弱者

 剽悍晨读 2021-12-22

主播: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12月22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善恶的彼岸》。

这本书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所写。什么是强者?如何界定强者?如果自己不是强者,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周围人谁是强者?其实,强者有很多信号,尤其是人性的信号,看到了这些信号,你也就清楚谁强谁弱。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信号,让你看到强者和弱者。”

弱者

弱者和强者之间,有一堵墙。

这堵墙的名字叫:关注点。

你可以把人们看成是站在墙两头的人。

他们都背靠着墙,向两边望去。

弱者这边望向的是情绪,强者这边望向的是事实。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可能会觉得我在报一些人的身份证。

当你向一个强者求助的时候,一旦他答应了,他就会关注如何做成,如何做好。

相反,当你向一个弱者求助的时候,他答应不答应,都会向你诉苦。

而且即便他答应了,他也会想方设法向你讲他的困难,说他遇到的问题。

哪怕这个问题小到像“指甲盖有点长”,他也会告诉你,让你觉得他不容易。

比如,“哎呀,我的手机还剩30%的电,我稍微晚点再帮你弄哈,不然手机没电了,我什么也干不了了。”“哎呀,对不起呀,我昨天太忙了,跟朋友出去玩了,回来以后特别累,就睡了,晚点帮你弄。”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

只要你找到他,他就像一个摔倒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他还没什么。可是,一旦他看到了父母,就哭得稀里哗啦。

强者

强者一旦答应了别人的请求,他就会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把付出当成对成长的打磨。

而弱者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后,他还是把这件事当成是别人的,并且把自己的付出看得非常重。

所以,弱者通常没有什么现实感。

他们不是因为没钱,或者没有能力才被看作是弱者的。

而是因为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情绪上,他们没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意向。

这一点非常关键。

网上的爆火段子是:月薪5万的人,考虑的问题是:团队还需要再磨合一下;月薪3万的人想的是:那个方案还需要改改;月薪3千的人聊的是:宾利添越肯定不如迈巴赫s600。

这种现象在影视剧中早有显示。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两个月薪不到2000元的保安,争论到底是哪个足球明星进了球。

他们争的是谁进了球吗?他们争的是哪款豪车好吗?

并不是。

他们争的是输和赢。因为输赢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情绪。

他们争论的本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绪需要,或者说面子。

但是,这些问题一点现实感都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一点帮助也没有。

遇到了小偷,前面提到的那两个保安都缩在了后面。

忘记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强者还是弱者呢?

就看他关注什么,以及他是不是在努力改变现状。

对我们而言,如果我们不够强,或者干脆就是弱者,那么怎么才能一步步变强呢?

答案是:要有现实感。

你要把你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个人成长,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上。

这是最核心的改变法则。

所以,跟现实无关的,比如打游戏、刷剧、酗酒闲逛等嗜好,都是我们要刻意纠正的。

你得意识到,它们跟现实是无关的。

你得清楚,它们对于你改变生活是没用的。

同样,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抱怨和发牢骚总被当成负面典型呢?

原因也很简单,口头上的怨怼,同样没有现实感,它不能帮你改变生活,不能把你变得更好。

所以,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没听过口头battle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减少没有实际意义的时间浪费,增加有现实感的事情,你就能翻过那堵墙,看到强者世界的风景。

总结一下,强者恒强,说的是他们在不断向上攀登。而弱者对情绪的索取,大大影响了他们的成长速度,他们和强者的距离必然会不断拉大。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某个人强,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在起心动念时,就已经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