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保=人+呆,是指呆子的意思吗?

 国学堂说文解字 2021-12-22

汉字的结构很有意思,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文字二字在最初定义上并不同,其中“文”为纹路、线条、轮廓,指的是汉文字最早的成字方式。所以文是源自人们根据自己眼睛对外在事务形体轮廓的观察印象而作出的形象描摹,类似绘画中的素描,把事物的轮廓形状简笔画下来,此一部分后来多成为部首。

而“字”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为:乳也。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的意思。所以现在的“字”也可以理解为是由很多部首(文)相结合,然后才生出来这么多“字”的,所以是不是蛮有趣的!

而今天我们来看看一个“保”字,它现在是由人+呆构成,但是不能轻易就从现在的字去判断它的字义,要不然容易造成一些偏差错乱的意思出来,其实在古文里,它是一个象形字,从甲骨文里就有,我截图给大家看看:

在甲骨文里面,保字有点像一个人用双手环抱着一个小人,其实这个小人就是子的甲骨文:,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代入感太强还是什么原因,你越往后看,越像一个妈妈在照顾孩子,在陪孩子玩的画面,那会不会就是古人一种爱的描述呢?有待考究。

我们来看看许慎版本的《说文解字》:保,养护幼儿。背子求安,这是中国古代的养育传统,因为古代的幼儿除了野兽袭击、拐卖的威胁之外,还面临饥饿、虫害、水火等各种威险,父母外出或下地时,只有把孩子背在自己背上最安全。古人将小孩用背带兜住屁股背在肩上的传统一直沿续到现代。

所以中国文字都是有骨有肉,有血有肤。追溯文化根源,从汉字开始,我愿意为大家逐个逐个去讲解剖析,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