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让孩子从甲骨文入手识字和认字

 东方竹马 2015-06-14

稍微接触到一些有关中国古代经典的学习,就会一定会一个叫做“训诂”的,让绝多数人都会觉得有些高深莫测之感的概念。

其实这个“训诂”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概念,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的基本功。其中:

  • “训”,是解释解读的意思。

  • “诂”,是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的意思。

合在一起,就是解释解读古代的语言文字的意思。当然,其核心是集中在对字词,尤其是字的理解上。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识字和认字,这显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之所以,说在研究经典著作的时候,这项功夫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因为我们的经典,大多有数百乃至数千年的传承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之中,许多文字的不但字形,字义发生了变化,甚至读音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不能准确的了解某个文字在写作时代的意思,那么就无法理解作者本意。


所以,历代的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或者说每个一个阶段,就会有人站出来编写一部字书。比如广为人知的《说文解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


只不过,对于今天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的汉字简化运动之后的我们来说,无论是在语言习惯上,还是在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上,都与古代汉语出现了断崖式的割裂。这可以说,是我们今天这些人,尤其是准备学习传统文化,重读经典的人们来说,是一种不幸。

但是,冥冥之中,上天又是非常公平的。因为中国的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逐渐的,连续不断的演进而来的,所以在它的字形中具有非常强烈的表意成分。因此,只有了解了字形的结构,才能找到某个字的最根本的含义,然后,才能逐步了解它的演进过程,和意义的引申与转移,才能正确的理解它的内涵。

在这方面,我们要比古人幸运的多,因为拜近现代的考古发现之所赐,我们得以看到了比古人曾经看到的更加久远的,原始的汉字。或者说,我们看见了更加本来的汉字的真实面目。这就是甲骨文。

而古人因为没有机会看到甲骨文,因此即使是像许慎(《说文解字》的作者)这样,被历代训诂学者奉为神明的文字学家,也会犯下许多明显的错误。

比如,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

《说文解字》中解释武术的“武”字的时候说——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这是许慎直接引用《左传》中的内容,得出的结论。而且因为非常具有哲学内涵,而流传广泛。

然而非常遗憾,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因此他把武字下面的“止”字,直接理解成了停止的止。其实不然,甲骨文中“武”字是这个样子——



上面是一个戈,相当于现在武字的右侧内容,但是它下面的这个符号,其实一只脚。长戈在前,一只左脚踏出,只有两种解释,一是标准的准备突击的动作。二是可能的某种舞蹈动作,总之不是要止戈,而是要动这只戈。所以,以后就不要再说“止戈为武”这样话了。

我们举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以此来贬低《说文解字》的价值,《说文解字》的价值,许慎的伟大都是毋庸置疑的。而是要借此来说明,在现代学一点甲骨文,对于对经典的学习和理解的重要性。

由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简体字,已经在事实上与古汉语出现了割裂的情况下,学习一点甲骨文,对于弥合这其间的裂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更何况,甲骨文的美丽,是没有接触它的人难以想象的。当我们动手去“画”上几个甲骨文的时候,就会为它的的生动,就会为隐藏在其字形之中的那种对自然,对生活,乃至对生命的热爱所感动。

因此,虽然在绝多数的印象之中,甲骨文似乎是只属于一些老学究的物件,是一种只存在于学术领域之中的文字。

但是,由于甲骨文自身所蕴含的那种来自远古先民的,对大自然的观察,对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等等,是那样的质朴与鲜活,足以穿越时空,与现代人的心灵,尤其是那些尚且纯真的儿童的心灵产生响亮的共鸣。


所以,可以考虑引导儿童从甲骨文入手识字和认字,至少会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 会比直接接触简化字,来的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孩子的学习热情;

第二, 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孩子理解一个字的字义,而且更加容易记忆;

第三, 能够在不经意间,打下扎实的“训诂学”基础,为日后对经典的学习,铺平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