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罕见、疑难疾病的诊疗中心。很多医院、医生搞不清诊断的患者送到北京协和医院被明确诊断。然而这么多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并没有独立发现、命名过很多罕见、疑难疾病(如果有误,请指出)。相反,国际上不断有新的罕见疑难疾病被发现、被命名。 尽管中国医生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海量病人、海量的就诊数量。但是我们都知道其实做的都是些重复性劳动。大量的罕见、疑难疾病被我们误诊和漏诊。反之,国外的医生每日看诊数量比我们少很多,却在不断发现、命名新的疾病种类,并针对性的开发新的诊疗手段。 中国医生跟国外医生的水平差距有多大?虽然去年我们知道在深圳,一个患有严重强直性脊柱炎的“折叠人”成功被救治,肺移植我国有两家大医院进入全球前十,基因编码婴儿的基因(虽然有违医学伦理),体现出我们医学领域的实力。但必须要看到,无论是顶级医院,还是中坚级别的医疗中心,我们跟国外的差距都是很大的。 有时候,所谓的临床经验,不过是不断的重复犯同一个错误,还谓之:经验丰富。 举一个例子,腺苷脱氨酶2缺乏症(deficiency of adenosine deaminase 2, DADA2)。它是一种以反复发热、血管病变、儿童期脑卒中及轻度免疫缺陷为特征的罕见疾病。DADA2常常被误诊为儿童期的结节性多动脉炎(PAN)。在2014年,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报告指出,DADA2一种独立的遗传性疾病。其中一个研究小组有多名华裔医生参与。但没有一个是在中国大陆工作----也就是说并不是中国医生。除了一个在土耳其某医学院工作的土耳其人外,其他人都是在美国某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的病人呼吸活动度会减弱(至少体格检查里都这么写,有没有去做就不知道了。)但其实对于严重的肺气肿患者会出现与正常人相反的呼吸运动(详细可见知“道”,悟“道”与做“道”),但是我们的教科书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个征象,我们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也不知道这个有意义的征象。我也是有幸因为为了教留学生,迫不得已去看了国外的教材后才知道了这个Hoover征。 在中国科研突飞猛进的同时,中国医院的医生不断爆出科研造假新闻…… 悲哀呀,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