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耕读22:莫要扼杀孩子天真,违伤其自然之性!

 朴真耕读园 2021-12-22

《易经》班有一小女娃,读书不看书,发声少,上课是“手舞足蹈”,我不太要求和拘束她,最后检查,她都能读对,读的很好,比如别的小朋友可能会读错字,读颠倒字,她不会,她就这样直溜的读下来,全对。

骆驼老师觉得惊奇,我说小孩子注意力弱,是不可能长时间认真指读和端坐,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孩子能长时间端坐和指读,是因为他被训练过注意力了,被严格要求“坐有坐相”以及认真指读。

小孩子不能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并非其无能,乃是他另有大能力,即:他不必靠注意力而学习,他学得可能更深更广,他学得都已进入生命深处。

一个人等到须用注意力才能学习时,他的原始学习力已经减弱了,这时学的东西只是进入到生命的浅层。

切记,孩子愈小时,注意力愈弱,故不能长时间一丝不苟端坐和指读,如果逼迫为之,则违伤其自然之性。

必须“注意”才能学习,那是很笨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时老天己经不能帮他了,他只是用人的力量在学习,人的力量又有多少呢?

就如我在这篇文章所写,耕读11:人贵自修,在自己肚子里酝酿出来的,才是真学问。菜和孩子都不是我们种出来教出来的,我们怎么可能有本事让一颗种子发芽长叶结果,怎么可能让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经过几个月就会说话。

一个人初生到世界来,是老天的力量帮他在学习,也就是我们说的本性具足。而这种力量一直存在,即使到我们年老,它也一直存在,只是它被我们障碍以及遗忘了。

这一年多,回归乡村,发现这个力量露头了一点,以前解经四书和老子等,会开迷惑,只是表面的快乐。

现在感触到宇宙的无穷,感触到人类心灵的力量无限,借助天地力量再去读经典,那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和领悟,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

而这种原始的力量就在小孩子身上,他们一直自带着,这是最宝贵的!

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这一点,开发这一点,不要白白浪费了,只要把握这一点,每个孩子非成就不可。

老师不要有分别心。甚至还要有“反其道而行”的“心法,要相信,真的相信,小小孩更厉害,成绩更好,要在心头中常如此想,口头上常如此讲,此一大大法宝,确实如此,深信不疑,我们实践出来的也是如此。

另外每个孩子不一样,需要因材施教,而且方法背后有心法,规矩也是必不可少,同时讲究方法也不是根本。

时间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是重要的,孩子随着时间在成长变化,我们也在成长变化,一个月下来,这个“手舞足蹈”的小娃上课状态越来越静,顺流而下,自然而然,无压迫,生命发展成不同的状态。


季谦先生说:“训练专注力,那是逼迫小孩子早熟,是扼杀小孩子的天真,恐怕弊大於利,所以我近来常警告家长和老师不要太拘束孩子。

包括不要太要求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要太要求孩子读书指字,不要太要求孩子及早认字,不要太要求孩子及早阅读,不要要求孩子及早作文等等。”

但是这个话,大家可能就是一看而过,不会太注意,我们总是用成人的那一套学习方法去限制小孩子,岂不知你已经是大笨蛋了,还在用你的笨方法教孩子!

特别是制定计划给婴儿大量闪卡,一天闪卡几千张甚至上万张。婴儿是多么智慧圆满的,需要你用这个笨方法去训练吗,为了刺激大脑发育,把婴儿本身自带的智慧障碍了,真是丢了金子,捡了块石头当宝。

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家早教机构是儿童右脑潜能开发,闪卡,右脑音乐,八国语言等,孩子几个月能辩字,一岁了能识字是常有的宣传,又言从出生再做早教就落后了,要从怀孕就开始闪卡听音乐。

后接触经典,发现除了读经典不同,其他方面都有点类似,要大量刺激大脑发育等。

偶尔闪卡玩耍挺好,把闪卡贴在墙上,无意识看到,无意识吸收也挺好。太过精细的读经胎早教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是家长急于求成,注重表现的结果。

不“专心”而能学习,乃小小孩之天性,此天性维持愈久,是愈有智慧的表徵。

开聪明者,必“专心”集中心力,才能学习,亦即用“意识”来学习,其所吸收资讯的能力就减弱了,而且资讯也不能进到生命的深处了。

所以,季谦先生常说,一个人自从开始用注意力学习时,就没有大希望了。先生一直反复说的是小孩子需要无意识学习!

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浑浑沌沌的早教才是大智慧。

有时看到朋友圈的视频,一岁孩子指字读书,会认字了,妈妈高兴的不得了,到处宣传,其实孩子是被妈妈限制了,给他设置一个很低很低的天花板。

我们需要思考,孩子的天真和自然之性去哪里了,还在吗?孩子是不是早熟了?乡居日记3:早熟的菜和早熟的娃


经常被问“孩子有问题了,有没有具体方法”,答案是没有具体方法的。

每个孩子不一样,成长环境也不一样,发生问题的时间也不一样,经历过的事情也不一样,怎么会有固定方法,最主要等是每个父母的心性也不一样。

方法背后都是有心法支撑的,即使照搬了方法也是效果不大,因为你只用到了浅表的一些东西。

心生万法,唯有提升自己心性,才能灵活运用。

季谦先生说:任何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和自己过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

自己为人,是尽可能地去学习去付出,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

教孩子的原则是:在不形成压迫的情况下,给他愈多愈好,不要辜负了他的大好时机。

但孩子有其个别差异,本不能一概而论。

切不可急躁,要循循善诱,不要弄巧成拙。

对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应给他良好的环境,以培养他正常的心灵。

对一个胆小的孩子,增其胆量最好的方法,应是给他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等他长大一些,到外面历练,才较可能有真正成熟的反应。

而不是一上来就告诉孩子在艰难环境中不退宿,譬如对于大病的人,不会让他去爬山锻炼身体,而是先静养恢复元气,等身体稍强了,才去运动!

以身作则,固为重要,以心作则,更为根本,因为儿童的感应力很强。有时要求太多,可能反而引导他习于做假。

更不必为了教他德行,造作场景别扭地讲,乃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讲,活泼地讲。

朴厚耕读园居于乡村,园内有厚朴耕读书院、乡村图书馆、易简养生。书院开设国学经典假期营,周末班,线上早读家训班,易简养生营,在大自然和经典中,让身心更和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