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磐安:乡土美食·人间至味》| 关于吃的故事

 玄鸟文化 2021-12-22

要了解一个地方,饮食,大概是最便捷的切入口了。

地方饮食文化,形成于当地上百或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独特的地理区位特征,决定了农作物种植品类的可能,由此奠定了当地物产与饮食特色的基础。如何让饮食均衡、身体健康?每个地方的人们都充分发挥了生活智慧,结合此地的气候特色,选择最适宜的食材组合,通过五味调和,让日子过得宽心、舒适。

衢州人喜欢吃辣,一是当地多高山云雾,湿度偏高;二是与江西交界,饮食习惯相互影响;温州人喜食海鲜,自然也是因为靠海吃海,丰富的海洋资源的馈赠,岂有不食之理?而磐安人的饮食喜好,就显得略微有些复杂了。这也与磐安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性有关。

磐安周边毗邻四州,东邻天台,南接仙居、缙云,西连东阳、永康,北与新昌接壤。因此饮食文化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多元性,虽是与台、处、婺、绍四地多相似,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属于磐安的元素,我们将之称为海洋文化与平原文化的交融特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的产出养育了这方土地上的人,食物的基因也直接影响着当地人的性格,甚而与当地的祭祀、习俗、宗教、节日都有密切关联。比如双峰乡的小吃糖漾,每年只在农历七月十五制作,用于祭祀祖先;比如发糕、米桨筒、花结多是在年节时制作;比如择子豆腐和柴叶豆腐一般是在特定的时节才会有的乡间美味。

更加突出的一点是,磐安是中药材之乡,乡乡镇镇种药材,食用药膳,就成了家常。

磐安药膳

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即是五味调和。不知是否巧合,磐安也有道地药材“磐五味”。中药材一直是磐安人传统的种植作物,药材变得像水稻、小麦一样平易近人。大概是接触久了,磐安人烹饪起药膳也是手到擒来。《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在磐安,这种度与火候的把握,不只体现在调味上,还表现在药材与食材的合理配伍上。药材,是这方土地给磐安人的馈赠。

《乡土美食·人间至味》从风物、药膳、乡土菜和小吃四个方面描摹磐安的美食画卷,一道道菜肴,是食材、火候、匠心,尤其是那些用天然植物制作、在市面上买不到的配料同心协力才得到的美味,缺一不可。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也听到了很多关于美食从前和美食背后的故事。

磐安佳酿

几杯磐安佳酿,一桌珍馐美味,再用故事下酒,这个深秋的磐安是如此的诗情画意。

时值一年一度的中药材博览会召开,带着味蕾的探知欲,去走一趟磐安吧。

《心·磐安》

书名:乡土美食 · 人间至味

主编:陈新森

出版发行:西泠印社出版社

策划编辑:杭州玄鸟文化传播机构

ISBN:978-7-5508-2838-4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