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欢:繁花绚烂能解恚

 玄鸟文化 2021-12-22

“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用朴树《生如夏花》里的这句歌词来形容合欢,真是再恰当不过了。6、7月份,正是合欢盛开的时候,满树如缀满粉红的绒球一般,既艳丽又可爱,虽然花期可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单花在枝头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朝夕之间花开花落,极其绚烂,又极其短暂,所以在树上花开最盛的时候,树下也是一幅落英缤纷的景象。花美且清香扑鼻,沁人心脾,这个时候站在一棵合欢树前,不由得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正所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古人把合欢看作是一种美好的树,在文化上更是赋予它很多美好的寓意。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
 

合欢属于含羞草科,明代著作《长物志》里记载合欢“叶纤密,圆而绿,似槐而小,相对生。”其叶和含羞草相似,都是羽状复叶,并且有朝展暮合的特性,故又名夜合,或合昏。合欢花花丝细长如缨,整体看上去像一团毛绒绒的红缨,故又有马缨花、绒花树等别称。

合欢为什么昼开夜合呢?原来,“合欢叶柄基部细胞,犹如反应灵敏的储水袋,它们在白昼和黑夜,会因光线强弱、温度高低的变化,使储水袋吸水或放水,细胞因此膨胀或收缩,使其展开或闭合。”

每当夜色来临,合欢树上的一对对羽叶便渐渐收拢合抱在一起,因此,古人把它看成是夫妻和好的象征,花名也寄托着人们祈望两情相悦、长相厮守的美好愿景。古时有个习俗,夫妻遇到矛盾发生争吵,重归于好后,便共饮合欢花泡的茶,喻其团圆。


在中国古代的诗文经典里,很早就有了对“合欢”的记载和描述,比如《诗经》里记载,相爱的男女互赠香草,赠芍药,赠白茅,也赠合欢。五代马缟著作《中华古今注》里有“欲蠲人愤,赠之以青裳。青裳,合欢也”。记述合欢花赠人,可以消怨和好。

从汉代开始,诗歌中的“合欢”成为一种寓意丰富的意象,更多地用以表现人们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中国民俗以及婚姻文化中。如汉代诗人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汉代乐府《客从远方来》“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汉代诗人辛延年《羽林郎》“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唐代诗人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从诗歌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开始出现合欢被、合欢扇、合欢结、合欢杯、合欢宴、合欢殿等诸多有丰富象征意味的器物和生活用品。

在此后文学作品中,合欢也渐渐成为承载人们爱情、亲情或友情的载体。唐代诗人韦庄《合欢》诗云: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香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这首诗源自一个传说,相传虞舜南巡苍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逐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自此,人们常以合欢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宋词中,人们还常常把“合欢花”与荷花、藕、连理枝等结合,来意喻美好。比如欧阳修的《渔家傲》中写的“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长厮类”,黄庭坚的《两同心》“曾共结,合欢罗带”等等。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生查子》一词中,“合欢花”也是忠贞爱情的象征。





  见此花者,无不解忧成欢
 

《神农本草经》中说,合欢“主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合欢除了叶清奇、花清香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国药学大辞典》里也有这样的记载:“合欢树植之庭院,使人瀑卟吩而欢乐,固有'萱草忘忧,合欢蠲忿’之说。”具有药物功效的,主要是合欢皮与合欢花。
合欢皮具有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的功效。可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筋骨折伤。据现代医学实验:合欢皮能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呈现镇静催眠作用;此外还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有名的中药安神药如安神糖浆、养血安神片、补心丸都有合欢皮的成份。

合欢皮

合欢花也可入药,有凝神作用。这是因为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有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的功效,可治郁结胸闷,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镇静、安神和美容的作用。清代文学家李渔说:“凡见此花者,无不解忧成欢,破涕为笑,不可不栽。”

合欢花还可以泡酒,《红楼梦》里就有关于合欢花酒的记述,第三十八回写林黛玉吃螃蟹后觉得心口微微疼痛,便命丫环将合欢花浸泡的酒烫一壶端上来。合欢花酒具有祛除寒气、安神解郁的功效。据学者考证,清代初年,合欢是京城广为栽植的花木,文人常于合欢花下雅集,合欢花因此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康熙年间,饮用合欢花酒是京城上层官员间流行的雅事,曹寅是康熙侍卫,与当时的文人、官员颇多交游,有机会预闻合欢雅集、品尝合欢花酒。这是《红楼梦》中出现合欢、合欢花酒的因缘。

合欢茶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正如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庭前》这首诗中所描述的,合欢不仅在药用上有“解恚”的功效,还常常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种植在庭前或池岸,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人有在宅第园池旁栽种合欢树的习俗,寓意夫妻和睦,家人团结。如今,合欢多用作庭荫树,点缀栽培于公园绿地,或作行道树栽培。

◎ 撰文 | 马达
◎ 文章选自《醉根》杂志第三十五期
◎排版 | 木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