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实沈与古唐国之关系

 西一里2l6sluho 2021-12-22

1、谈到实沈就必须从山西的简称“晋”说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记载:“晋居参之分,实沈之土。郑处大辰之野,阏伯之地。”即,晋国分野既实沈之地,天文属参星区域;而郑之分野为阏伯之地,天文属辰星区域。阏伯、实沈分别值守郑地与晋地。那么实沈到底是何许人也?史籍古典中记载很少,有学者认为实沈就是一个人名,但多数学者认为实沈是上古时期的部落名。

2、关于实沈的记载主要来自《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文章图片1

3、此文直译为:“上古时期,帝喾高辛氏有二子,长为阏伯,幼叫实沈,居住在旷野密林,互不相容,经常殴斗征讨。帝尧认为这样不好,便将两个部落安置在相距较远的地区。将阏伯迁到商丘,主祀辰星,就是后来殷商人兴起的河南中部,故辰为商星。把实沈迁往大夏,主祀参星,就是往后唐人活动的山西。唐人一直沿袭下来,以归服事奉夏朝、商朝,唐国的末世叫做唐叔虞。当时,周武王的妾邑姜刚怀有太叔,梦见天帝对其说:'我为你的儿子起名为虞,准备将唐国给予于他,属参星,在那里繁衍养育其子孙。’等到其子生下来后,果然手掌有纹路像虞字,随即起名叫虞。等到周成王消灭唐国后(公元前1033年),就封太叔于唐国,所以参星就是晋(晋国)星。”

4、《左传》的这段记述一直被误解错释,大家都以为“帝喾高辛氏”是一位君主,阏伯和实沈是为其子;实际喾高辛氏、阏伯和实沈都是已延续上千年的部落联盟组织。约12500年前,在晋陕蒙地区就产生了“颛顼”部落,它亦是炎黄部落联盟集团的子部落,后逐渐向南迁徙至滹沱河上游、山西南部等,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至3千多年前被商王朝所灭。

5、原本“喾”部落联盟的高辛氏部落,分离出两个子辈部落,一个是早期分离出来的,名曰阏伯,另一个则是后期分离出来的,名叫实沈。这两个部落一同迁徙到渭河下游支流洛河地区,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领地”;因这两拨人群的领地毗邻,即所谓“居于”,于是介词,涵义在一处,相毗邻。约6000年前后,他们被“尧”部落联盟收编为成员部落,即是“半坡文化”人群中的两拨人群。依据摩尔根在《古代社会》里的解说,氏族社会里同一部落属下的氏族与氏族之间,不但“领地”互相毗邻,而且“领地”之间一般会存在有一片双方认可的公共地带。同样,同一部落联盟属下的部落与部落之间,“领地”也是互相毗邻,并且“领地”之间也是存在有一片双方认可的公共地带。

文章图片2

6、阏伯的族群与实沈的族群之间也有这样的一块“公共”地带,被称为“旷林”。由于这片林木生长有许多种果实,以及森林栖息动物;后来,随着两个族群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两个族群都想占有这片“林木”据为己有,都阻挡对方到树林采集与狩猎,因而引发冲突和争斗。久而久之,积怨加深,互不相让,任何人来调解都不接受;双方每年都会为此片树林而相互仇杀。“尧”部落联盟的首领们也屡屡调解无效,无奈之下,最终以亡故最高首领魂灵“帝”的名誉,迫使阏伯与实沈这两个族群同时都迁徙离开原有的“领地”,从而使得他们永不相见,不再争斗。上古时候,人们都非常敬畏“神灵”,既是“帝”的意愿,又是将两个族群同时迁离故地,最终阏伯与实沈两个族群都接受了这个折中方案。

7、阏伯族群迁到了豫西北地区,千年之后,又分离出七个后裔部落;在仰韶文化末期,辗转迁到了今豫鲁交界的兰考县、民权县、商丘市、曹县一带。这就是《山海经.东山四经》记载的八座山,其实就是八个部落族群;成为“尧”部落联盟属下的一个“州”。阏伯便是其中的父辈部落,其余七个部落则是其后裔衍生出来的。阏伯族群的“领地”就在今商丘市,正是他们开始将“商”作为自己领地“地域”的名称,成为后世表达的“疆域”概念。由于这一片地区是中间较高,四周较低,故被称为“商丘”;而阏伯部落“领地”又被称为“商丘”,也就是今“商丘市”名称形成产生的根源。

8、实沈部落则是迁到了晋西南地区,千年之后,也分离出了八个后裔部落。在仰韶文化后末期,他们也成为“尧”部落联盟属下的一个“州”,也就是《山海经.中山十经》记载的九座山,实际上就是九个部落生活附近的九座标识性“山”。实沈族群部落遍布在晋西南中条山北麓至汾河、黄河一带,即今永济市、运城市、夏县、垣曲县、绛县、侯马市、闻喜县、万荣县、临猗县这一地域范围内。“实沈”就是其中的父辈部落,其余八个部落则是其后裔衍生而来。且实沈族群的“领地”就在夏县境内,便有子产说的“迁实沈,于大夏”。直到禹酋邦时期,他们称为“唐”,唐也就是他们领土“地域”的名称。在“启”建立夏王朝后,唐国是隶属于“夏王”。夏王朝灭亡而商王朝建立后,唐国则是隶属于“商王”。所以,子产说的“唐人是因。以服、夏商”,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文章图片3

9、古唐国是陶唐氏部族的方国,是唐尧后裔的重要封地之一,也是其部分后裔聚居、繁衍、承袭之地;同时更是唐尧京畿所在,起着环拱京畿、护卫帝室的重要作用。帝尧时期,自子裔袭封翼城唐国后,舜、禹和夏、商、周各朝出于对三皇五帝特别是对帝尧陶唐氏的敬仰和尊重,以及为自己拉拢收买人心,达到安定一方“封藩建卫”之目的,都打着“追思古圣先王”之名,先后保留了唐国称谓和对其后裔的分封,期间虽沧桑多变,政权不断更迭,王公接连袭换,唐国和唐人在变化中也遭到不少挫折或失败,但他们在坎坷中不断奋进自立,坚强成长,使这一诸侯小国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特珠的明珠。唐尧的陶唐氏部落由今河北唐县一带(前2173年,帝挚4年始封),迁徙到山西境内的实沈领地,最后定都山西临汾襄汾县的陶寺一带。

文章图片4

10、《水经注》言“尧都平阳”,认为古唐国的都城在平阳。平阳就在今天的山西陶寺,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村,西眺汾河,东瞰塔儿山,是一块靠山临水的风水宝地。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距今4千多年的规模空前的城址。经考古专家认定,陶寺遗址就是帝尧所建的古唐国都城,也就是最早的中国。而在距离陶寺遗址不远的地方,山西曲沃发现了历代晋侯的墓地。至此,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尧帝所建的古唐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就在后来晋国的封地上。也正因此,姬虞被成王封为此地之侯后,一开始还沿袭了唐侯的称号,直到后来其子燮父将唐国改为晋国。

11、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史传“尧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舜都蒲坂(今运城永济市西南),禹都安邑(今运城夏县西北)”,记载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下游创业建都的历史。今临汾市尧都区南部有尧庙、东部有尧陵,运城市盐湖区北中部有舜帝陵庙。《禹贡》载夏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又叫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一带。近年来,对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

12、山西古属冀州地区,天文为参虚区域,地理属实沈之地。自古受先王遗教,百姓民风淳朴。《大明一统志》卷十九:“太原府,禹贡冀州之域,天文参井分野。”初帝尧始封此国名为唐,后迁都平阳精工励治而号令天下。虞舜时以冀州南北太远而分置并州,后复省入冀。禹贡:“冀州其地险易,帝王所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故曰冀州。”西周时,封叔虞于唐国,叔虞子燮父更国号为晋,晋国由此而立。《左传.昭公十五年》:“唐叔受之,以处参虚。”杜预注:“参虚,实沈之次,晋之分野。”

13、实沈地域晋野太原,从叔虞封唐至春秋晋国赵氏在晋阳建晋阳城,赵氏凭借晋阳城之坚固,联合韩、魏灭掉智伯,三家分晋由此开始。后世秦皇汉武历代治军在此,辖地参差而渐次紧缩于汾河中游,治晋阳、太原府。公元前106年,汉武帝首创13个州刺史部建置,并州刺史部驻节晋阳,太原自此始有晋阳、太原、并州一地三名的称呼。晋阳城依其重要的军事地位,成为成就诸侯霸业所基,被后世当权者视为龙兴宝地。公元307年西晋刘琨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历经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伺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驻守晋阳不到一年就恢复生机。刘琨在此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的侵扰。北魏拓跋世衰,尔朱荣依靠并州、肆州之众,窃取魏权。高欢破尔朱兆,以晋阳四塞建大丞相府而居,称太原郡,兼置并州。北齐、后周都沿用。隋初,废郡置并州。《隋志》:“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为总管府,大业初府废,改曰太原郡。安史之乱,匡济之功,多出河东。唐初,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武后长寿元年,置北都,复为并州。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为河东节度使治所。五代李克用持晋阳,与朱温为对峙。刘知远居守晋阳,属下郭威谓知远曰: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土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

14、唐.李隆基《过晋阳宫》:“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由此而言,实沈晋野、参虚区域自古受先王遗教,地杰人灵是为风水宝地。隋、唐、五代至北宋时期,晋阳地区更被神话,誉为龙腾气跃之地,帝王将相历代辈出,从叔虞封唐,励精图治地域日渐扩大。后世人民依托此风尚相沿图制,霸王之器经久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