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广东江门新会区独特的传统技艺]

 文明世界拼图 2021-12-23
内容简介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西江潭江下游两岸和银洲湖沿岸的会城、三江、古井、崖门双水、罗坑、司前、大泽、沙堆、睦洲、大鳌、围垦及今属江门市江海区的礼乐外海蓬江区的荷塘、棠下等沙围田地区。
新会大红柑和陈皮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早在明清时已闻名遐迩,行销国内外。新会柑由野生品种驯化而来,其生产始于何时,已无可考。至迟到元代已有人工栽培种植,明代果农大规模种植,“天下以广中采者为胜”(《本草纲目》),清代时“其柑种植之千百成围”。[2]
历史渊源
图2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采收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是新会人通过反复的研究、实践、从种源、采收、加工、炮制、包装销售的每一个细节积累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新会作为陈皮的地道药材产区,具备了深厚的积累。新会专门种柑取皮始于18世纪。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的《新会乡土志》记载,新会陈皮为当时主要物产之一。在1912年前后,新会城有经营新会陈皮的专营店30间,兼营葵扇的商号五六间。当时,新会陈皮被运到上海、重庆、广州3个主要市场,然后转销到中国各地。抗日战争前,新会每年产新会陈皮量约700吨,仍未能满足中国各地需要。
新会陈皮香料佳品
这样大批量的新会陈皮,由各商号向小贩收购后,再行分销、批发和零售,而小贩则到全县各乡村作零散收购。每到冬至前后,小商贩就携带片糖,按质论价与人换购柑皮,叫“柑皮换糖”。1945年抗战胜利后,有些小贩,更携带花生油下乡换购柑皮,叫“柑皮换油”。而也有携带火柴、牙膏等生活用品的小贩,下乡换购陈皮,称作“柑上皮换生活用品”等等。
历史上,一般每斤干柑皮,可换片糖五六斤,如果遇着柑皮涨价,可换到十五六斤。一斤上等皮最高价时,可换到6斤生油。而柑皮与稻谷的比价,通常为一担头红皮可换稻谷15—20担,高峰期一度换稻谷110担。而非新会产的,每担仅值四五元,而新会柑皮上等的每担值100多元,最差的也值十四五元。
相关习俗
图3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开皮
自古以来,新会柑农世代相传,种植新会大红柑,晒制新会陈皮,陈皮成了新 会著名的土特产,造就了新会独特的陈皮行业和陈皮文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柑树种植面积大为减少,陈皮产量日渐下降;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外地柑皮冒充新会柑皮。为了新会陈皮这一品牌和声誉,有必要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加以保护。
新会人一直以来都有存柑皮的习惯和经验,每逢柑桔收获季节,都见“买柑晒皮”和小贩过街穿巷卖柑,但“只卖肉,不卖皮”,形成“家家开柑皮,果皮挂灶眉”、“柑黄秋高爽,果皮满禾塘”和“秋收谷金黄,柑皮煨咸汤”的独有景象。
新会人往往将柑皮挂在灶尾受烟熏着,以防虫蛀发霉,越陈越香,每家每户如是,早已成为地方传统,世代相传,历史久远。
新会人惯用新会陈皮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品,特别选择上好新会柑亲手制作,在向亲友说明“这是我自己晒的,很正宗”时,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技艺特点
图4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干皮
“十年一届基、种果用机肥。拣果考眼力,二三刀开皮。反皮看门路,晒皮趁 天气。贮皮需有道,伺理比心机”。新会人对陈皮要求细微,不仅开皮讲究刀法,存皮也要有方法。果以扁身油皮方为上品,刀以“对称二刀”、“正三刀”或“丁字二刀”方为正统,艺以“冬前好天气,失水软反皮。自然陈晒制,晾晒不迟疑”为内行。除此外,还要做足做好措施,适时防烧、防霉、防虫和防潮,旧皮定装定仓,适时返晒。传统一直流传着“麻绳串灶尾熏,麻袋装阁楼放”,“年年晒新皮,旧皮少伺理”等的存皮做法。
此外,新会柑也非常讲究种植技术,只有应用圈枝或嫁接苗木、水田建园、利用老果树生产、多施基肥、水旱轮作等技术才能生产好的柑皮原料;讲究采收时期,不同采收期加工出不同货式,不同货式用途不同;讲究陈化条件,陈化条件对新会陈皮后品质形成至关重要。在新会,一直都是采用自然晒制和自然界贮存法加工新会陈皮,所以,新会陈皮质量对产区自然条件依赖非常高。
产品特点
图5 新会陈皮成品
新会陈皮,又称广陈皮、冈州红皮、新会柑皮、果皮,是晒于后经久贮藏 的新会柑(云香料茶枝柑)的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向来享有声誉。《广东柑桔图谱》记述:“大红柑原产新会,主产新会。果皮是制中药陈皮及陈皮系列食品的正宗原料。”陈皮以新会产为最佳,因此,新会柑历来皮比肉贵。
陈皮入药已有700多年历史。《本草纲要》称:“陈皮宜五脏,统治百病。”有理气、健胃、祛痰、止咳等功效,历代中医均喜以陈皮入汤。清代医师叶天仕的“二陈汤”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北京同仁堂选用药料,如陈皮需广东新会所产。中成药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陈皮膏、陈皮末等,均以陈皮为主要成分配制。食用方面,新会人自古以来一直用陈皮为调味料烹制各式菜肴、甜食等,形成新会独特的陈皮食用文化。新会陈皮也是新会人用作馈赠亲友的佳品。
技术规程
图6 新会陈皮深加工产品
(一)品系和种 苗。
1、品系:茶枝柑的大种油身品系、细种油身品系;
2、砧木:红柠檬、江西红桔、软枝酸桔;
3、苗木繁殖:采用嫁接技术繁育苗木。
(二)立地条件
地下水位深度0.7米以上、能利用潭江水灌溉的水田或坡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赤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土壤pH值在5.0至7.0之间,活土层厚度宜在60cm以上。
(三)栽培管理。
1、栽植时间:春植(立春至立夏)或秋植(白露寒露)。受咸潮影响的围垦地区、春旱年份宜在5月至6月雨季来临前栽植。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
2、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植株数不超过1200株。
3、园地建设:新建园前茬作物不能是柑橘。
水田种植要求深沟高畦、高墩种植,独立建园面积不超3公顷,独立排灌系统,每畦配宽0.6至1.2米小沟,大、小沟相通,可灌可排;坡地种植要求起低畦,低墩种植。
4、土壤管理:以有机肥和客土改良土壤。每年在夏、秋梢老熟后,新芽萌动前或采果后,中耕1至2次,每年施用石灰1至2次。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
5、施肥:每年农历的正月、5月和9月埋施有机质肥,每公顷年施用纯鸡屎量不少于1200公斤;产果100kg的植株,年施纯氮0.8kg至1.0kg。氮、磷、钾比例1:(0.3至0.4):(0.8至1.0)。
6、整型修剪:采用自然开心树型。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叶果比不少于60:1。
(四)采收。
按采收加工时间分为:柑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
柑青皮: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
微红皮: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
大红皮: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
(五)加工。
1、开皮:用正三刀法或对称二刀法。
2、翻皮:选择晴朗天气,将已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
3、干皮: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
晒干法: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自然晾晒干。
烘干法:将翻好的果皮置于干皮专用容器,在低温烘房内(最高温度不超过45℃)烘干;
4、包装: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
5、存放。在地势较高、自然通风、干燥的地方,离地、离墙、离顶存放。
(六)陈化。
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3年以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
参考资料
[1]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等上榜_中国政库_ ·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1-06-10]
[2] 新会陈皮的传统制作工艺简介 · 新会陈皮的传统制作工艺[引用日期2021-11-19]
免责声明
意见反馈
©2021 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