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GJB5000推进者都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的投资人

 东北十三少 2021-12-23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银行家》,讲的是两个黑人靠房地产起家,然后收购两家银行的故事。里面讲了一个很朴素的投资原理——投资后给你带来的收益大于你投入的成本。只要有得赚,这笔生意就值得做。

其实,在GJB5000中,很多实践也都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当实践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收益,那就值得我们大力推行

具体而言,在GJB5000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呢?

  1. 立项论证

立项论证是GJB5000B中新增的实践域,在这个实践域中通过分析系统研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系统立项决策提供支撑。这其中就包括成本和效益分析,只有效益大于成本,甚至远大于成本,才有立项的必要

  1. 风险与机遇管理

机遇管理的两个参数就是收益和成本,机遇管理主要参考的就是投入产出比

机遇系数=潜在成本/潜在收益

  1. 技术解决方案

在选择软件产品或产品部件的获取方式究竟是采用自研、外购还是复用,投入产出比一样可以大显身手。如果外购投入不多,但能够更快获得更好的软件产品或产品部件,帮助组织争取到更大的业务,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1. 需求开发和管理

在需求变更控制时,要综合考虑需求变更所花费的工作量和成本,对工期的影响,以及变更后带来的益处来决策是否进行变更。

  1. 验证和确认

对于发现的缺陷是否修改、修改的优先级,也应考虑投入产出比

  1. 配置管理

和需求变更控制一样、配置项的变更也应由CCB(配置控制委员会)考虑变更的成本和收益来决定是否进行

  1. 质量保证

对于QA(质量保证)人员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修改,有时也需要管理者综合收益和成本来决定

  1. 决策分析

成本是决策评价准则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原因分析

选择哪些事项进行分析,要考虑这个事项的影响力是否足够大;而在发现原因,采取措施,制定行动方案时则要考虑实施行动方案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及其他资源、预期收益和绩效影响等内容

  1. 测量与绩效管理

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所以项目的测量目标和测量项的确定应确保其有足够的价值

  1. 组织过程改进

过程改进项及其优先级的排定就是根据投入产出比进行

要引入某项技术或其他组织的先进实践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比如是否实施自动化实践,就要考虑为了实施自动化所需要付出的学习成本、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它带来的收益相比是否值得。

……

总之,不夸张地说,GJB5000中的大多数实践域都离不开投入产出比。

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很好的GJB5000推进者,那么你一定也会是一个好的投资人。

这正是:

投入产出好工具,五千也有用武地

五千如果学得好,投资賺钱也容易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