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山和平村,藏了个状元

 含山唐 2021-12-23

吾诗曰:张氏养殖甲鱼旺,状元故里换新装。师生一行乡村行,其乐融融笑声朗。

和平村圩口张新田家门前的美景

张氏家庭养殖基地一角

阿兴的手机确实高级。

荡边留影。

01

含山和平村,藏了个状元

第一部分的正文内容从这里开始。

       吾诗曰:张氏养殖甲鱼旺,状元故里换新装。师生一行乡村行,其乐融融笑声朗。

      十二月廿三日,冬至后的一天。虽说冬至连夜起九,天气应该冷了,但这一九的天气,阳光还算暖和。冬日暖阳,应含山和平村张氏养殖场张新田场主之邀,我们一行就到了和平村圩口。

      和平村,原名牛场村,与月茶圩村合并后改名和平村。和平村在山塘桥之北,我们习惯叫塘北,我是塘南人。塘北与塘南没有桥,人员来往就靠渡船。在马骑圩那个渡口叫四脚渡,北边是只荡湾,西面渡口可到牛场,东面渡口可到月茶圩。南岸西边渡口可到姚家兜,东面渡口可到菜山圩。摇渡船的人都是菜山圩的。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很方便,所以,塘南的小伙子不肯娶塘北的姑娘。当然塘北的大姑娘也不肯嫁给塘南的小伙子。其实,年轻辰光,总觉得塘北人比较洋气,塘南人比较保守。

      这次到新田兄家聚会,兀然发现塘北的圩口竟然是清朝状元姚文田的故地。开机问度娘,状元姚文田确有其人。他是嘉庆四年的头名状元,清朝有名的文坛巨匠。曾是嘉庆道光两朝的礼部尚书,官至一品。籍贯是浙江归安,就是老底子的吴兴县。至于更确切的小地名没有介绍。姚文田从小家里很穷,父亲在外客游,应该是个掼调货败家子,对家庭缺乏责任感,所以家道败落。但其母聪慧贤良,亲自对自己的孩子教授经籍,虽有时穷的揭不开锅,但坚信孩子一定能考中状元。姚文田得于母亲教诲,终不负母亲沈氏,于嘉庆四年考中状元。坊间传说,圩口是姚文田的出生地。后来母亲沈氏带他到了什么地方无从考证。有说到了菱湖,但菱湖只有王状元,是乾隆时期的。不过菱湖的竹墩确是有沈氏望族,但这一切都无从得知。

      我们师生一行十几人到新田家吃了熏豆茶后,参观了张氏养殖基地。基地内荡连着荡,荡内水波粼粼,却看不到甲鱼出没,也许天冷了,甲鱼们还在睡觉,也许看我们人多,害羞不肯露面一观。参观后感觉这省级的示范基地不是浪得虚名。

      中午在张新田家吃中饭,同学发楠烧了一桌色香味俱佳的佳肴。杯盏之间畅叙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其乐也融融。席间谈起当年恢复高考之事。众欣然。葛敏娟老师当年以三十之芳龄考中了。这在含山头也许就是那时的女状元了。还有顾发洪,史阿兴等都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中了的杰出人才。如果能穿越到古代,他们也是文状元武状元什么的。含山也肯定是状元之乡。而座上的前辈王贵木老师是这些状元的恩师了。吾愚笨,考了一年又一年,竟都未中,看来脑子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到八七年最后一届中师班时也竟然中了。是不是有点范进中举的味道。当然,范进中举兴奋过了头,吾等中不中也木然了。毕竟考取中师班最大的益处是农转非。户口成居民户口了。老话说,七世修来朝街路。原来做街上人的都是前世修来的。看来我前世是修过的,否则也不会到湖州做街上人。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张新田应该是养殖状元了。这状元不仅脑子要灵,还要能吃苦,也要有胆量,同时科学养殖很重要。你想,几百万铜钿的投入不是闹着玩的。

      姚文田姚状元确有其人,但是不是含山和平村人还有待考证。不然有“山塘港里漛把斧头来柄都没有”之嫌。不过,美丽乡村建设都在挖掘历史文化。像费三多先生的《蚕乡山海经》都是“山塘港里漛把斧头来柄都没有“的故事,所以叫山海经。但在含山,正宗的含山人谁能像他那样有心,专门去拜访有故事的老人,然后通过自己的笔记录下来,还出书了呢?

      最后,用姚文田姚状元的一幅对联作尾: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厚德载物,读书达礼。吾乡后人会出现诸多状元的。

02


标题内容2

第二部分的正文内容从这里开始。

具体指引详见《XXXX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