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宰相史浩,是皇坟村史家埭人?

 含山唐 2021-12-23

(皇坟村史家埭航拍照片。皇坟村王红梅提供。现在这个村已全部搬迁。)

善琏皇坟村的皇坟,是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坟墓,到现在为止不得而知。而皇坟村还有一个自然村叫史家埭,听说南宋辰光这里出过一个人物。他,叫史浩。

史家埭,在皇坟村境中心偏南,处善千公路南、横港(坟头湾港)东、叶子漾西,南邻顾家埭,西邻范家兜,北邻坟头湾自然村,东邻“皇坟建材”。昔以史姓濒于兜聚居得名。现有住户28户,村民都姓史。

                 (此图来自网络)
史浩是谁? 不知道可以问度娘。当然,度娘的话有时不一定正确。百度说: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南宋政治家、词人。宋高宗绍兴十四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原来​​史浩做到南宋的宰相。他任上,还为岳飞平反昭雪。历史上,史家有一门三宰相、七十二进士、四世二封王之说。而史浩的祖上在江苏的溧阳。先祖史崇为东汉溧阳侯。史浩是其35世孙。

这史浩是宁波人,似乎跟善琏皇坟村的史家埭扯不上关系。史浩家祖上跟善琏的史家埭更没有关系。史浩从小就读桃源书院,并结识了汪思温、郑覃、魏杞、袁燮等人。桃源书院是庆历五学士之一的王致所创办,史浩曾祖父史冀当年曾从王致学。书院在鄞县横街桃源乡,跟善琏的皇坟八竿子打不着边,就是八百杆子都打不着。史浩似乎不可能跟当时的湖州府归安县有任何联系。这个史浩怎么可能在善琏皇坟的史家埭呢?

但是,但是什么呢?史姓从江苏溧阳到湖州归安(吴兴)距离那么近,也有可能他的祖上的某个人先迁到归安善琏。然后又迁往他处。无巧不成书。笔者无意之间,发现《简书》中有一篇写宁波东钱湖的文章。写的就是史浩家族。其中这样写道:“明州(宁波)史氏,源自江苏溧阳,自唐代至宋初,史氏几经迁徙,北宋初,居于浙江吴兴的史惟则之子史成,迁居明州慈溪,尊父史惟则为四明史氏第一世祖。”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史惟则真的住吴兴。而皇坟史家埭的人说,他们的祖先是江苏的。这可能从被毁掉的族谱了解到的。到此,我们知道史惟则宋初定居归安(吴兴),具体村坊可能就是善琏皇坟的史家埭了。

史成从吴兴迁出,到慈溪落户。到了宋仁宗赵祯嘉祐二年,即公元1057年,慈溪史氏的第四世史诏出生,其父史简在史诏出生的三个月前英年早逝,因此史诏出生后就成了单亲家庭,与母亲叶玉英相依为命。史诏受慈母教诲,饱读诗书,长大成人,事母至孝。公元1108年,宋徽宗赵佶“举八行”,以“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个标准选拔人才,史诏“八行”皆符,因此被举荐。但是这个史诏太孝顺自己的母亲了。再怎么举荐,他就不想去朝廷为官。无奈,赵家皇帝感其孝,封他为“八行高士”。从此,史诏隐居宁波东钱湖下水村。史诏应该是东钱湖下水村史氏始祖。而史浩是他的孙子。

如此看来,史氏家族从江苏溧阳开始到归安(吴兴)再到四明慈溪,最后到宁波东钱湖。这条线看似清楚,然让人疑惑的是,所谓举人录取令牌如果是史浩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史浩并不在善琏的史家埭。史家埭史家怎么能有这样一块令牌呢?也许,善琏史家埭可能还有人得过举人。这些待以后再去考证。

皇坟史家埭史氏族人,倒是可以去宁波东钱湖去看看。他们那边是否还保存着史氏族谱。如果能看到,也许皇坟史家埭史姓人家脉络能够搞清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