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雅事||文友雅集“书读头”

 含山唐 2021-12-23

    国庆节的最后一天,10月7日上午,来自善琏、练市、双林、菱湖的一众文友20人,在善琏镇和平村书读头文宿小聚。这次聚会是由著名公众号“含山唐”唐坤田老师发起,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善琏蒙溪文学社部分社员参加。

    在蚕乡三道茶之后,大家拉开了话匣子。

    原含山中学老校长周继林老师,是唯一见过毛主席的人。他激动的回忆说,1966年在湖州中学上高中,要去北京天安门见毛主席,每个班有两个推荐名额,他作为农民子女代表入选。9月13日启程,随着大部队转辗到了北京之后,于这年的国庆之日,见到了向大家挥手致意的毛主席。周老师深情的说,我们手挽手高喊毛主席万岁,都感动得流眼泪啊。

    俞玉梁老师回忆了含山“蚕花圣地”的创建。他说当时的社会还是平平淡淡、墨守成规的过,但是他和他的哥哥俞玉堂(原含山小学校长)预感到社会发展的变化,向当时的含山镇政府多次提出建议,要把含山的蚕乡文化建起来,最后“蚕花圣地”这四个字深深打动了那一届含山镇政府的领导,含山开始开发。4年之后,隔壁新市镇开始打出“蚕花娘娘过新市”的招牌。

    时光葱茏,岁月留香,中铁十六局退下来的姚林宝老师,和大家共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1978年,18岁的他离开家乡去当兵,当了一名铁道兵。受到铁道兵文化的熏陶,英雄楷模和身边的党员及优秀的军人,成为他学习的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进步中成长。

    来自双林的陈金权老师,曾任双林莫蓉中学片校校长、成校校长。退休后的陈金权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作为南浔区双林镇科协秘书长,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热情打通基层科普“最后一公里”。他说,只要农民朋友有需要,他要坚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今年76岁的金国梁老师,是今天的最长者,但是他说,他不显老,因为他有自己毕生的追求。金老师的《双林古桥老屋》一书,尽展双林风彩。为了这些老照片,金老师用了近20年的时间,走访了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亲朋好友,拜访了多位还健在的九旬老人,自己拍摄照片100多张,收集老照片150多张,选取其中105幅,著成《双林古桥老屋》一书。此书受到著名古桥专家朱惠勇先生的肯定。金老师本身就是双林的一本“书”。

    徐建新老师,是一位植根练市的优秀散文家,他的《古运河之梦》、《南太湖笔记》等散文集,审美意趣与史料价值不可小觑。作为《练市镇志》的主编之一,徐建新最大贡献在于对茅坤的研究。茅坤是明中叶期间出生在练市的一代枭雄,集文章武略与农桑于一体,一生留下了一百多万字著作,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晓茅鹿门”。徐建新积十余年之功,撰写了国内首部《茅坤传》,为湖州地方文化建设贡献了卓越的才智。由于《茅坤传》突出成就,徐建新荣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一奖项,是一次约等于鲁迅文学奖的美好激励。

    车家兜村的郁根荣书记隆重推出了他们村的农耕馆。郁老师非常有心,在进行全域整治的时候,组织牵头、一手设计布展、历时5年建成。馆里共藏有800多件不同时期、不同功用的农村民俗老物件,或整齐排列,或实景摆放,以实物的方式,诠释农耕文化,讲述农耕记忆。它们向每一位来访者,展示着浙北农村传统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原来,乡愁还是那一件件曾经与我们经年相伴,如今行将消失的农耕器具。那里的故事,有年代,有人,有魂,是活的。

    民宿主姚松泉带大家参观了家庭农场,“四季果蔬五谷丰登,家禽六畜七邻友好”,一副对联映入眼帘。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农场内鸡鸭鹅、猪羊成群,一片繁荣景象。大家热烈探讨,过年猪该怎么分?

    善琏镇文化站站长沈虹和平村支部副书记宇惠芳,站在接近成熟的水稻田边,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