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诗人笔下的“书读头文宿”

 含山唐 2021-12-23

“书读头文宿”联系电话:13819275366

书读头文宿

文/徐建新

嘉庆四年春闱,熟读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的姚文田,满腹文章。沿着田间小道,经京杭大运河上京赶考。

含山山顶的笔塔,是他初出茅庐的旗帜,让他旗开得胜。

蒙溪善琏的湖笔,是他运筹帷幄的法宝,让他妙笔生花。

高中状元的姚文田,衣锦还乡。

从此,田间的农作物也飘满了书香。

青青的麦苗,金黄色的油菜花,兴高采烈,在大地上迎风飘扬。

去田野,在《邃雅堂文集》里,找到了文化的命脉和力量的源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和泉,是含山的象征和灵魂。

二百二十年后的一天,唐代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意境,在善琏含山的脚下重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读书的季节。

一群喜欢书香的读书人,从善琏周边的各个地方赶过来,去田野,奔赴一场山塘雅集,仿佛永和九年在绍兴会稽山的那场曲水流觞。

谈文化,谈野史,谈生活,谈人生。

收获真诚,吐露初心。

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仿佛都与书有关。因为,这个山塘雅集的地点,就在书的中间,弥漫了书香。

书读头文宿。

一个离不开书的地方,一个充满书香的农家院子,与姚文田的《邃雅堂学古录》、《说文声系》、《说文考异》诸书,一脉相传,随大运河流向远方。

远方,有诗一般的向往。

书香弥漫着田野的秋天,田野也仿佛成为了一部金黄色的书。

那些鸡鸭猫狗,那些活蹦乱跳发出黑色光芒的猪,那些长着白花花胡须的山羊,那些在稻穗上面来来回回飞翔的蜻蜓,那些不知道藏在哪个角落里叽叽叽叽的秋虫的鸣响。

全部化成了这部书中的图画。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德,需传承;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书,有读头。

                             2021年10月9日

【作者简介】

徐建新,1955年生。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先后在《散文》《散文选刊》《西部》《散文诗世界》等发表作品诗。有散文集《古运河之梦》《秋日私语》、散文诗集《人生驿站》面世。

《书赠南浔善琏含山“书读头文宿”兼贺主人姚松泉先生》


 文/俞玉梁

出门就是果树
你看这篱脚边的桔子
累累垂垂几沾泥土
“方便采摘,矮品种”
 
文旦,“麻团”,柿子
呵好多,已有些见红
丝网防鸟,接近成熟
 
空气,还真有讲究
好像鱼儿,活水
肺,会自动呼吸
不由自主
 
弄得真好呀
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
楼上请
大小床,高低铺
吟墨轩笔架悬挂的善琏湖笔
最正宗
 
写一点吧
留一点墨宝纪念吧
多才的从含山脚下出发的
书法家带来作品四幅
馈赠的方式增添情趣:
抓阄
和“雅集”的名义
更相符
 
听说还有鸡,猪,山羊……
稻米,生态化绿色管理、收获
好啊,“书读头文宿”
开拓,尝鲜,佩服
开了个好头
文化总要落地才好
(“也多些抓手”)
蓬蓬勃勃
红红火火
——由衷地祝福!

2021.10.8凌晨枕手写手机备忘录

俞玉梁
自1979年发表处女作以来,俞玉梁先生的作品发表于多种刊物,获全国及省市奖项多次,已出版诗集《四季雪》、《开满夹竹桃花的石板小径》及增补版,短篇小说集《让我再送你一程》,散文随感《风枕》。同时,俞玉梁先生也是中国诗歌学会、浙江省作家协会、湖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