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诫如果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父母千万不能不把它当回事。因为,当儿童出现地图舌时,便意味着孩子的营养状况出了问题。

发病年龄常见于4-5岁的学龄前儿童。
发病症状
;一般无大的痛苦
;常伴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容易感冒等症状。
起病原因
;维生素缺乏或是舌炎
;脾胃阴虚及脾胃气虚。
中医认为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反映邪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
脾胃阴虚当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有别,多属于脾胃阴虚。
症状有饥饿感而不思饮食,口渴喜冷饮,大便干,夜眠出盗汗。
脾胃气虚如果剥脱面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多属于脾胃气虚。
症状食欲减退,消瘦,肢倦乏力或活动后气喘,或稍一活动则出汗甚多,少气懒言,大便稀溏或成形而次数较多,睡时露睛,流口水,面色苍白或萎黄,兼有地图舌。
地图舌的治疗和饮食调理
患地图舌的孩子大多是与脾胃消化功能疾病有关系,所以治疗地图舌,要在治疗、调理脾胃消化功能时,结合治疗地图舌。
饮食调理
患地图舌的孩子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应忌口。
脾胃阴虚患儿的饮食调理
;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
;合理摄入牛奶、鸡蛋、瘦肉、鱼肉,这些食物含蛋白质高,各种微量元素多,而脂肪含量少,营养丰富而不生内热
;多吃水果、蔬菜,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山楂、乌梅、西瓜等含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
脾胃气虚患儿的饮食调理
;给孩子吃一些能够健脾益气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小儿服用方便,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地图舌的护理方案
;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晚上睡觉前用淡盐水漱口
;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饮食要注意忌口,不吃辛辣刺激,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膨化食品,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
;适当增加水果的种类和摄入量。饮食中要多让孩子吃些蔬菜,尤其是深绿色、红色等颜色深的蔬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女12例,男1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岁,平均3.5岁;3.5岁以下约占80%。本组患儿舌诊均可见:舌苔大片剥脱,边缘为白色突起,剥脱处为嫩红色,界限清楚,多出现在舌的中部。地图舌病区时大时小,每遇消化不良或感冒时病情加重,有的易复发,有的多年不愈。患儿常伴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脾胃虚弱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口服中药
予参苓白术散,处方为:人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莲子肉15g,薏苡仁9g,砂仁(打)6g,炙甘草9g,白扁豆12g,大枣5枚;先将药放在药锅内用冷水泡15min,然后煎煮20min,每剂药煎煮2次,每次取汁100ml,1.5~3岁患儿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剂为1个疗程;3~7岁患儿每次服100ml,每日2次,14剂为1个疗程。
1.2.2 外用中药敷脐
处方为:干姜3g,丁香3g,小茴香3g,吴茱萸3g,肉桂3g;打碎,放入自制护脐布袋,(约普通口罩大小),3天更换1次药物,14天为1个疗程(暂不用药物要保存好,以免药味散发,影响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经1个疗程治疗后,患儿地图舌完全愈合为治愈;地图舌愈合后又复发,但剥脱区域不大于治疗前,或剥脱面积逐渐缩小为好转;治疗后地图舌无变化为无效。
2 结果
痊愈24例,好转3例,无效1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1998年10月20日初诊,患儿发现地图舌近3个月,每遇消化不良或感冒时病情加重,西医儿科诊治后,予维生素B 2
、维生素C口服,无明显效果。平素患儿食欲不佳,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大便溏泻,舌诊见3处舌苔剥脱,剥脱处嫩红色,周围舌苔白、略厚,诊断为地图舌。经口服参苓白术散7剂及外用中药敷脐后,食欲增加,舌苔剥脱区域较前明显缩小,继用口服药7剂,及外用中药敷脐后,地图舌完全消失,病情痊愈,随诊半年未见复发。
4 讨论
地图舌中医称为“花剥苔”。舌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所上,故地图舌多与机体的脾胃功能关系密切,又因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地图舌多见于小儿,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与运化水谷精微,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虚弱,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况且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精微需求较多。因此,小儿脾胃虚弱,全身有相应表现,表现为:面色萎黄,大便溏泻,身体消瘦,食欲不振。笔者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调节患儿脾胃功能;又因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吸收药物,免除药物毒副作用,通过外用中药敷脐达到健脾胃,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口服与外用配合治疗,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舌苔是由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组成,地图舌是由于部分表面丝状乳头萎缩变干,使舌质显露所致,笔者用参苓白术散,其药性平和,对小儿无不良反应,中药外用敷脐,辛香走窜,利于药物吸收,两者同时并用,使患儿脾胃蠕动加强,促进了消化液分泌,使患儿对营养物质吸收加强,提高了患儿营养水平,也防止舌部营养障碍,预防丝状乳头萎缩,与西医的研究相辅相成,是一种治疗小儿地图舌较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