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军诗人大解专访:感言“四川是诗歌大省,我充满敬意”

 置身于宁静 2021-12-23

大解,原名解文阁,男,1957年生,河北青龙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主要作品有长诗《悲歌》、小说集《长歌》、短诗集《岁月》、《个人史》、寓言集《傻子寓言》等,其一万六千余行的长诗《悲歌》被评论界称为“东方的创世纪史诗”。其作品曾获《人民文学》、《芳草》、《诗刊》、《星星》、《十月》、《都市》年度奖、“河北文艺振兴奖”、首届“苏曼殊诗歌奖”、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金奖等多种奖项,短诗集《个人史》,于2014年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在诗歌界,诗人大解被称为是一位为诗意而活的“隐士”:他与时代保持着疏离感,在众生喧哗的当代诗坛,他坚持向内用力,文本为王,被称为“纯粹的诗人”。大解的诗句里也藏着万坛美酒,隔着诗句,仿佛能闻见阵阵酒香,仿佛能够凝望着诗与酒的微妙而神奇的化学反应。比如他在《诗酒魂——致李白》中,这样写道,“诗和酒混在一起,语言就会燃烧。”华西都市报记者也采访到诗人大解。

谈到他对四川的诗歌氛围有何感受,他赞不绝口,“我当过十几年的诗歌杂志的编辑。对来自四川的诗歌作者队伍印象深刻。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四川的诗人诗作成就非常大,活跃着在全国诗歌界都有重大影响力的诗人。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下,四川诗歌还是很强劲。我想是跟老牌经典诗歌杂志《星星》在成都有重大的关系。这个诗歌刊物可以形成一股凝聚力,起到对四川当地诗人发现、推荐、培养的作用。四川是一个诗歌大省,我对此充满敬意。”

当下自媒体发达,很多诗歌都是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像这次全球汉语诗歌拉力赛,就是大量通过网络评选和呈现。对此,大解说,“自媒体的确给诗歌的写作、展示、互动、交流带来一个全新的平台。纸质杂志有它的优点,但是编辑、出版周期比较长。而网络可以让诗作与读者即时进行反馈、互动、交流。这对诗歌的传播更多走向大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近一两年,诗歌显现出热潮。大解说,他对此有深切体会,“我明显地感到,过去一两年,诗歌活动的确变得很多。去年一年,我去了三次四川,都是参加规模很大型的诗歌活动。”有人会对频繁参加诗歌活动表示警惕,大解说,“写作过程当中,当然是寂寞的孤独的,不需要热闹的。但是人毕竟还是社会化的,在不耽误写作的情况下,适当的参加诗人聚会,诗歌活动,我觉得是可以促进写作的。因为诗人面对面的交流,那种诗歌的氛围,对诗人激情的点燃,也是有助益的。”

谈到诗意的降临时刻如何捕捉,大解说,“其实都没刻意。写诗不管写得好坏,首先是我表达 与世界交流 互动的一个首选方式。一般我们生活着,总有源源不断的感受。别人说话、写小说、唱歌、跳舞、画画来表达,我就写诗。写诗已经是我参与生活的一种方式。”大解不仅是一个诗人,还出版过小说,散文,是一个广义上的作家。但他对诗歌的艺术表达力情有独钟,“就我的说,诗歌真是文学的皇冠。诗歌的表现力最强。它可以通过语言直接走入人的心灵。而且诗句文字长短句的跳跃感,美是很大的。”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