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妇女吸烟清代时就有,当时常用烟筒吸烟。《广西通志》记载有“蛮女(指苗族妇女)性喜吸烟,每以烟筒插髻”等语。都安有的瑶族妇女,烟斗、烟袋从不离身,一些人出嫁时还用铜制烟斗作为陪嫁品。 民国时期,百色县毕禄(今那毕)、四塘、东合等村妇女吸食自种的“尖刀烟”。她们用一根长约70公分的旱烟筒。先把烟叶卷成雪茄烟那样,往旱烟斗插稳,用火点着,边走边吸;工作时把烟筒放在地头田边,或插在腰间。不吸时,烟叶不熄火;吸起来,则烟味浓香。当时,百色女性吸烟不亚于男人,她们把烟筒视同劳动工具一样重要,人到哪里烟筒就带到哪里,因而有“出门三件宝:手绢、烟筒、扇;斗笠、雨伞、鞋“之说。 20世纪60~70年代是广西烟叶种植的高峰期。在“社社种烤烟,队队建烤房”的影响下,妇女吸烟逐渐增多。富川、昭平、钟山、蒙山等县的农村,妇女出门时一般要装上一小包烟丝和带上小烟斗。劳作之余,在田头、山坡休息时,或是在路上遇上熟人和朋友时,便热情地拿出自带的锦绣烟袋互相敬烟。据了解,当地女性吸烟最多时占到烟民的20%~30%,实为罕见。女性吸烟数量之多,与消费习惯有关。有的女性本来不吸烟,但结婚后因丈夫吸烟也学着吸了;有的是母亲吸烟,女儿也跟着吸;也有的是见人家吸,自己也吸,久而久之,女性吸烟竟蔚然成风。在一些山区,妇女吸烟有些是为了防寒祛病,这些习俗到现在还有流行。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广西吸烟的女性增多。吸食者多为热衷时尚的女青年、脑力劳动者及经商者。如在百色就流行着一句顺口留:“女人喝酒、精神抖擞;女人抽烟,风度翩翩。”但也有个别地方的老年妇女保留有吸烟的习俗,他们从未成年起就开始吸烟。据199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烟草学会“吸烟与健康”调查组在广西专题调查时发现,在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老年妇女吸烟比较常见。如该县西山乡介莫村妇女长寿老人卢奶光1884年生,10岁时就开始吸食自种自制的烟叶,每天20筒左右,从未间断,有上百年烟龄。据调查,该县百岁以上老人吸烟者占的比例,男性约占14%,女性约占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