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常发挥

 圩岸学堂 2021-12-23

1.

“我老了谁来服侍我呢?”

“除了老太婆我,还能有谁?”

“闺女退休我们多大了?”

“早呢,等闺女退休,你90岁了。”

“按老太爷的寿数算,我的人生才过半呢。”

老太爷过了97岁,无疾而终。

人生进入下半场,身体走下坡的感觉,让我们常常想象失去体能的各种可怕场景。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中国人平均寿命多少?”

“75吧?”

“你说我们凭什么对自己能活80、90深信不疑?”

“老太爷过了97呢!”

2.

初一,孩子以班级末位的名次进了班。

期中考试,不可思议地超过了大多数。

我和孩子都被老师要求讲讲“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我俩煞有介事地1234,以为世界是讲道理的。

高一,逆袭的故事没有重演。

那么多的孩子都在等着上演灰姑娘的故事。

我们家的闺女成了鱼美人。

这才发现,童话已经破灭。

命运的王子宁可去垂青躺在那里啥也没做的白雪公主。

天下第一的皇后又怎样?

你哪里来的底气要成为永远的No.1?

3.

吴军在他的新书《态度》里,给他的女儿讲了一个道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念是要不得的。

真实世界是,十分耕耘五分收获。

你的期望应该是,十分耕耘三分收获。

你要付出三倍的努力来实现目标。

否则都是妄念。

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以为的80岁90岁的寿命可能是妄念。

我们哪里来的底气认为自己会比大多数人长寿?

谁会认为自己会比大多数人短寿?

你认为自己会像金庸一样越来越富足安详,有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年期。

你从没想过,自己有可能像李咏一样,猝不及防地在人生的壮年,定格生命。

超常发挥,是不是妄念?

头脑中装满中大奖的神奇故事。

只要花很少的本钱,居然能发大财!

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故事。

每年都会有超常发挥的神奇考生。

他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谁说我不会是那个神奇的考生呢?

谁说我不是第二个老太爷呢?

我们的注意力全被塔尖吸引。

没有人愿意把眼皮耷拉一下瞧一瞧塔座。

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是塔座。

塔座没有发言权。

没有loser在高考结束后到处宣讲自己的失败教训。

我们确实需要质疑付出跟收获不匹配。

但要放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妄念。

爹妈花了一年时间,

两个人的努力,

终于生下“一个”你。

不容易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