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的老师查出感染,大家的第一反应是食堂

 圩岸学堂 2021-12-23

1.

体检结果出来了。

消息灵通人士说,我们学校参加体检的老师,80%的人都是阳性。

群里炸了。

这非常有意思。

为什么大家的第一反应是食堂?

为什么不是共餐习惯?

为什么不是人体菌群是否失调?

我无意讨论螺旋杆菌。

早就有好心人翻出了若干科普文章,分享到群里。

有说要赶紧治的,也有说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

这时,你选择相信哪种观点也挺有意思的。

在不同观点间,你选择相信谁?

2.

你对事件的第一反应,透露了你的思维方式的秘密。

重庆公交坠江,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乘客素质很差?

你这样想,说明你习惯用道德来评判人和事。

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方法,就成了加强教育,提高道德水平。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新闻。

很多人纷纷为大姐点赞,牛!

路见不平,二话不说就上!

假如重庆公交车上的乘客有人能站出来,就不会坠江了呀!

另一拨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这样的。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

假如公交车统一规定安装隔离栏,阻断乘客的干扰可能性,大家的安全系数就能上升。

思考角度不同,提供的解决方案就不同。

3.

你以为你的第一反应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

实际上,你的反应是“被引导”的结果。

同样一件事,是有不同的叙述方式的。

比较下列两个标题:

《失去理智的乘客让一车人丧命》

《公交公司安全措施缺失酿惨祸》

两个标题让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不同?

这种“被引导”,有的你能意识到,有的你不能意识到。

那些你曾经主动思考的问题,你能意识到你在被引导。

比如,最常见的:

《救火英雄不该被忘记》

至于火灾为什么会发生,怎样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在这个标题下,是没有的。

顶多,最后加上,“事故原因正在调查当中。”

或者,“讲严查某些人的责任”。

最后,“开展大排查”,发文件,做汇报,交材料。

事故的原因,常常是“责任心不足”。

遗憾的是,“责任心”是靠不住的。

“责任心”看不见摸不着。

人人都说自己有责任心。

没有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心。

发生意外不是自己的错,“纯属意外”。

这样的事情多了,你对于《救火英雄不该被忘记》就开始不满。

再见到这种话语模式,你就有了“免疫力”。不会被牵着走。

但有些“牵引”,你就浑然不觉。

《先发影响力》里讲了一个推销员“牵引”别人的判断力的例子。

推销员特别牛,推销成绩晃眼。

他是怎样做到的?

经不住作者的软磨硬泡,他终于透露了秘密。

每次上门推销,他总会“借”东西。

能借到,生意就成功了一大半。

为什么?

因为愿意借出东西,就开启了你头脑中“我们”的模式。

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一旦你把东西借出去了,你和TA就成了“命运共同体”。

这种“被牵引”,你能察觉吗?

4.

如何避免被“牵引”?

甚至,如何影响别人?

《影响力》和《先发影响力》这两本书就在试图探讨和回答这个问题。

人生难题,知识会给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