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稽古传话】……中山王厝鼎文释意

 克谐达功 2021-12-23

【稽古传话】


中山王厝鼎文释意


作者:克谐



关于“中山王三器”(鼎、方壶、圆壶)的出土时间和史学价值,眼下网络上的解说,已经十分详实,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中山王三器”铭文的艺术美感。十多年前,通过电视广播,令我唏嘘感叹之余,亦曾留意其行文结构,与通常所见到的大篆或小篆之间的显著差异,就是在直觉上,更多一些鸟兽草虫的模样。

当年临摹“三体石经”(正始石经)时,针对据说在东汉颇为流行的“古文”字体,曾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那种轻率、流畅、飘逸的书体。虽说看着很美,但字体之间,在笔画结构上,确凿太过类似。如果没有不同于解读识别传统汉字的方法方式,不仅书写十分困难,其阅读也更加不易。所以,这种所谓古文字的后来绝迹,是在必然。然而,这种古体字在源流上,是否与一般认为的甲骨文、大篆、小篆、隶、楷、行、草的发展路径,即一致而又相同呢?

在公众认知上,一般都以为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始祖。但是,近百年来,凡敢于专研甲骨文者,都不难发现,眼下实证的甲骨文资料,即十多万的殷墟甲骨卜辞,出土时限仅在于殷商王朝的中晚期而已。那么,与殷墟甲骨文同时及其前后,是否还有类似或不同的文字体系存在呢?

时值于今,因为没有出土实物的证实,即便“四书五经”言之凿凿的上古“五帝三王”历史,不仅备受质疑,甚至屡遭摒弃。更有甚至,竟然将人类万年内的世界各地历史,完全混为一谈。仿佛从泰山到尼罗河,无须穿山越海,亦如同电影电视上“穿越神剧”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近周余,悉心临摹“中山王三器”。于磕磕绊绊和反复揣摩之间,一边反省过去的直觉,一边比较已有的认知。论说这个中山国,即所谓曾经的鲜虞族或鲜虞国,又与在东西周都颇多故事的虞国,究竟有没有关系呢?至于所谓中山白狄,究竟其民族肤色偏白还是民俗尚白呢?对于诸如此类联想,尽管单凭彝器铭文,无从得到答案。但是,怀揣如此联想,对于业余学习汉字源流和古代历史,确实另有一份滋味在其中!

总之,仅从逼迫自己逐字逐句读习铭文内容的需要,而不是浅尝辄止的冲动。所以,下面利用手边的现成资料和网络便利,根据网上“中山王厝鼎”影像和拓片的铭文,尝试给予字形、字义及其分句、断章上的解析和释意。其中,颇多个人主观臆断,仅供参考,亦欢迎方家不吝指教。

2021年12月23日星期四草于济南)

【中山王厝鼎拓片释文】

唯十四年,中山王厝作鼎。于铭曰:

呜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与其汋(溺水)呜(通假吁、于)人,所宁汋吁渊。

昔者,燕君子哙,觐享夫悟,长为人宗。关于天下之勿(早期象形“带血之刃、城邦易帜”故有主张、主持、干预、诛杀之意,此处为“物”假借)矣!犹迷惑吁子之人名、燕相国),而亡其邦,为天下戮。而皇在吁少君乎?

昔者,虞(中山人系白狄古鲜虞族亦称鲜虞国)先考成王,杲(早之意)弃群臣。寡人幼童,未通智,唯傅诲是从。天降休命于朕邦,有厥忠臣赒,克顺克卑,亡不率仁,敬顺天德,以佐右寡人,迶智社稷之贡()。臣宗之宜,夙夜不懈,以善道寡人。今舍()方壮,智天若否,论其德,省其行,亡不顺道,老所唯型。

呜呼,新哉!社稷其庶乎,厥业在昊。寡人闻之,侍少如长,侍愚如智。此易言而难行,所非恁与忠,其谁能之?其谁能之?唯虞老賙是克行之。

呜呼,修哉!天其有型于哉!厥邦是以寡人,囷(积存)贡()之邦而大之,遊亡灾惕之虑。

昔者,虞先祖桓王、邵()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以忧劳邦家。今吾老賙,亲帅参()军之众,以征不宜(义之通假)之邦。奋桴振铎,開启封疆,方誉百里,列城誉十,克偙()大邦。寡人庸其德,嘉其力,是以赐之厥命:“唯有死罪,及三世,亡不若。”以明其德,庸其工。虞老賙,奔走不听命。寡惧其忽然不可得,惮惮业业,恐损社稷之光。是以寡许之,毋虑妄从,克有工智。所诒死罪之有若,智为人臣之宜所。

呜呼,念之哉!后人其庸(),庸之毋忘尔邦。

昔者,吴人并越。越人修教,备恁五年复吴,克并之至于今。尔毋大而傲, 毋富而骄,毋众而嚣。邻邦难亲,仇人在旁。

呜呼,念之哉!子子孙孙,永定保之,毋替厥邦。

【中山王厝鼎文释意】

于十四年,中山王厝制铸造大鼎,铭文如下:

“天地明鉴,箴言不假。我耳闻:'与其溺于人,毋宁溺于渊。’

“曾经的燕王哙,智慧通达,贵为宗主,自恃天下事无所不晓。反而深受相国子蛊惑,丧失家邦,身首异处。更何况混沌无知的年少君王呢?

“当年,父亲成王过早离世。我年幼登基,智慧未开,事事听从太傅教诲。天地垂青中山国,才会有相国賙这样忠臣。他谦虚恭顺,恪守仁义,敬天畏地,辅助我治理国家,才有了偌大社稷成就。他作为公卿幕僚的带头人,昼夜操劳,用正道善德,引导我治国理政。现今,虽然我已经壮年而智慧通达,但是依然谨守道德,不断反省自我言行,不敢随意造次,唯有循规蹈矩。

“天地保佑我们新生的家邦吧!社稷绝非庸常之物,这是受到上天垂青而赐予。我耳闻:'对待少年要像对待年长者一样,对待笨拙的人要和对待智者一样。’然而,这话说着容易而落实太难,如果没有足够的忠义之心,谁能做到?谁又能做到呢?但是,只有我们相国賙,确确实实做到了。

“天地保佑有德行的人,才会有这样楷模人物莅临人间。所以让他来帮助我建功立业,使国家日渐强大,并时刻警惕亡国灭种的危险。

“曾经我的祖辈桓王和父亲成王,为了保存社稷,四处奔走,不辞辛劳。而今相国老賙,亲帅三军,征讨违背道义之国。军威浩荡,开拓疆域,声名百里,攻城数十,战胜了敌对大国。我赞赏他的美德,嘉奖他的勇敢,特别奖赏他:'即便有死罪,凡三代人,都将免除。’借此彰显他的德行和功勋。相国老賙,忐忑不敢从命。而我担心将来事出突然而难以落实,心怀不安,唯恐损害社稷利益。所以我意已决,预防后患,制器为证。如此免除死罪的做法,是功臣应得的荣耀。

“天地明鉴,永志勿忘啊!后人务必牢记奖赏的功用,唯有牢记这种功用,才能保全国家社稷。

“曾经,吴国人吞并了越国。越国人潜心修行,足足准备了五年,才报复吴国。越国不仅打败了吴国,而且将其吞并至今。所以,你们不要因为国家强大而狂傲,不要因为国家富裕而骄横,不要因为人多势众而嚣张。务必牢记:邻邦永远成不了亲戚!要时刻警惕你身边国家,随时都会成为你的敌人。

“天地明鉴,永志勿忘啊!子子孙孙,永远保持,不要国破家亡。

【主要参考资料】

*徐无闻《中山王鼎铭文及释文(上下)》(源自360个人图书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