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馆(77)铁琴铜剑楼:古里的记忆,中国的书香

 吴越尽说 2021-12-23

       铁琴铜剑楼,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江苏常熟市区以东古里镇。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藏书楼原名恬裕斋,创始人为瞿绍基。瞿绍基之子瞿镛对金石书画兼收并蓄,但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瞿氏五代楼主均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除部分遭劫外,绝大部分藏书于建国初由瞿氏后人捐赠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熟图书馆等。铁琴铜剑楼纪念馆1991年12月开馆,新纪念馆2009年对外开放。

       作为籍贯为江苏常熟的异乡人,对铁琴铜剑楼自然有所耳闻,但真正的了解却甚少,甚至误以为它在常熟市区呢。

       位于常熟市区以东古里镇中心,青墩塘北侧的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为三进仿古院落。

       第一进院落为“琴剑流芳”,主要介绍铁琴铜剑楼五代楼主的藏书创始过程。

       “琴剑流芳”匾额旁的展示墙及展品台。

       此为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中的铜剑复制品,铁琴原物保存于国家图书馆。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中关于瞿氏五代楼主的资料介绍。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中关于瞿氏五代楼主的传承关系介绍。

       铁琴铜剑楼第二代楼主瞿镛,父瞿绍基购书极富,收藏多宋元善本。他继承父志,益加致力搜讨。笃志藏书,不为名利所动。与山东聊城杨以增“海源阁”藏书相对峙,时有“南瞿北杨”之称。

       自第二代楼主瞿镛始至启甲(第四代楼主),祖孙三代花百年精力编著刻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宋元本藏书为最珍贵。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的第二进院子“履庆堂”。

       “履庆堂”展示了瞿氏五代楼主读书、藏书、护书、刻书、献书的艰辛经历。中堂这幅《虹月归来图》为清朝江阴画家吴灌英所作,横17米,距今已有150年,原作珍藏于常熟图书馆。讲述的是历经兵燹瞿氏多次转移藏书,最终回归故里的故事。

       铁琴铜剑楼藏书多宋元珍本、孤本及未经见世之罕见之本,从《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看收录善本书1228种,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其中仅向北京图书馆捐赠的宋元明善本书籍就达252种。

       铁琴铜剑楼珍藏之古籍的影印件。

       “履庆堂”里一处竹子装置。

       从第二进“履庆堂”后门进入第三进展示区时。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第三进展示了常熟地区的藏书发展史。

       粉墙黛瓦,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铁琴铜剑楼纪念馆。

       这个资料展示的铁琴铜剑楼藏书流布示意图。

       这个沙盘展示的是明清时期曾经出现的藏书人家。

       常熟地区的藏家源流及藏书发展史。

       这尊雕塑还原的是铁琴铜剑楼聘请刻书工刻书的场景。

       还原铁琴铜剑楼曾经的刻书处。

       在铁琴铜剑楼纪念馆东侧,是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铁琴铜剑楼原址。

       铁琴铜剑楼原址原有四进,其中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恬裕斋”所在,均毁于抗日战争中;第三、四两进即今仅存之楼,亦即“铁琴铜剑楼”所在。

       挂有“铁琴铜剑楼”的此楼为第三进,与第四进楼上均供藏书之用,第三进楼下则为阅览室,专供外来参观者的读书之处。

       铁琴铜剑楼第三进读书处正堂内景象。

       读书处正堂左侧设有笔墨书案。

       读书处正堂左侧笔墨书案。

       读书处正堂右侧后墙开有廊道,通向第四进瞿氏家祠。

       第三进读书处与第四进瞿氏家祠东侧的走廊。

       铁琴铜剑楼第四进为瞿氏家祠。

        瞿氏家祠中堂挂有中国阅读学研究会题赠的“书香古里”匾额。

       瞿氏家祠两面墙上陈列有瞿氏先祖瓷板画,瞿氏先祖中包括著名的明末民族英雄瞿式耜。

        这面墙上陈列的是瞿氏先祖瞿式耜与瞿式耜之孙、明末翰林院检讨瞿昌文。

       “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此副对联是由生于常熟、曾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专为铁琴铜剑楼所题写。

        铁琴铜剑楼藏书楼院子的墙体特别的厚,即便在东北极寒之地都少见,原因一是更容易让藏书楼达到保温阻湿的效果,同时也有可以防偷盗。

       瞿氏家祠院子里的天井。

       瞿氏家祠天井里的这株南天竺,已经有200多年树龄,为当年铁琴铜剑楼楼主所栽。

       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的常熟徽州会馆,系清代旅常徽州籍商人集资购地而建,原址建于常熟市区南门外西庄,曾称“南园”,是常熟仅存下来的两个会馆(另一个为宁绍会馆)之一,2007年徽州会馆整体移建至古里镇铁琴铜剑楼纪念馆西南侧,紧靠着沿古里镇南侧穿流而过的青墩塘。

       徽州会馆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分“存仁堂”、“新安堂”前后两进。第一进存仁堂净高8.5米,为常熟古建筑之最。

       徽州会馆第二进新安堂正门。

       徽州会馆新安堂正中的客厅。

       从新安堂的窗棂向外看到的院子和前面的存仁堂。

       新安堂中的徽州会馆资料展示区。

       新安堂中的徽州建筑装饰物展示区。

       新安堂院内的东厢房“人文辉映”。

       新安堂院内的西厢房“邹鲁儒风”。

       西与徽州会馆一街之隔,南临青墩塘的古里镇铁琴铜剑历史文化街区。

       古里镇铁琴铜剑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按照明清风格设计。

       古里镇铁琴铜剑历史文化街区两旁有几处深宅大院。

       古里镇铁琴铜剑历史文化街区中部的东湖书院牌楼。

       古里镇铁琴铜剑历史文化街区中部的东湖书院。

       古里镇铁琴铜剑历史文化街区东部一处辟为特色民宿的院子,里面亭台水榭幽静怡然。

       古里镇铁琴铜剑历史文化街区里的这样一处所在,真的是闹中取静。

来源:《纪实摄影黄华》自媒体

2017年02月0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