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0万灯庚:教师如何提升硕士生课堂的研讨实效

 高教课堂研讨 2021-12-23

  全文共2510字,按照“前期-过程-复盘”逻辑,探究教师在硕士生课堂研讨中“如何开展前期指导?如何进行过程把控?如何加强复盘点评?”

关键词:教师;硕士生课堂;研讨;实效

摘 要:硕士生的课堂研讨存在成效不高的问题。从教师视角出发,可以分别在研讨前、研讨中和研讨后采取相应的策略,提升研讨实效 。首先是研讨前,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研讨目标和精心指导学生选题,做好课堂研讨准备。其次是研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研讨氛围、精准干预学生研讨,并辅之以示范教学来提升研讨质量。最后是研讨后,教师可以采取师生共同评价、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以及对研讨进行全过程评价,促进研讨成效的提高。

研讨式教学是硕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硕士生课堂研讨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究竟如何提高硕士生课堂研讨的成效?本文从教师视角出发,提出在研讨前、研讨中和研讨后,教师可采取的研讨质量提升策略。

   一、前期准备:明确研讨目标且精心指导选题

在研讨前,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研讨目标和精心指导选题,充分做好研讨式教学准备。一方面,明确研讨目标是开展研讨的前提,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首先要明确开展课堂研讨的教学目标。若教师对“为何要研讨”缺乏认识,就极易导致研讨流于形式,使课堂研讨成为装点教改的“花瓶”[1]。二是教师需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参与研讨的目标。即在具体研讨之前向学生阐明研讨的意义、价值,激发其参与研讨的动机,并促进硕士生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鼓励其积极构建个人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研讨式教学一般会给与硕士生一定选题的自主空间,但“不会选题”常成为制约硕士生参与研讨的因素之一。[2]因此,教师有必要给与相应的指导。具体而言,首先,“教师需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3]即教师在选题前需了解不同硕士生已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选题。其次,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研究条件,使学生能在在已有的研究条件支持下开展研究。[4]再次,教师在指导选题时,需考虑选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确保选题有具有一定的探究余地或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为硕士生的研究和讨论留出空间。[5]最后,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还可以考虑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相关的专业论题,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研讨的热情。[6]

   二、过程把控:创设氛围调节研讨并示范教学

课堂研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研讨氛围、调节研讨进程和教学示范,提高研讨式教学的成效。首先,教师可以为研讨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主要包括控制物理环境和制定研讨规则两方面。其一,教师可以有意控制课堂的物理环境,“尽量选用圆桌式等面对面的课堂环境,通过隐藏讲台这一教师权威形式,提高学生发言的自信”。[7]其二,教师所公布的研讨规则若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亦会释放相应的民主“信号”。如学生自主选题、轮流发言、控制研讨时间,以及师生共同评价等。其次,在硕士生研讨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准干预,避免“跑题”、“漫游”等问题。一方面,教师需要明确指出学生在研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内容上,若硕士生研讨中存在知识性的错误,教师需及时纠正;二是在对话要求上,教师也可以提出具体要求,如发言必须有明确的观点,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等。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适时给与一定的对话指向,将研讨引向深入或关键问题,但也要避免“过度指导”,影响硕士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探究的热情。最后,教学示范也是也是提高硕士生研讨成效的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介绍自己分析问题和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如何分析争议性问题,如何提出假设性或猜想性问题等。”[8]通过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看问题的独到见解,打破学生的思维枷锁。

   三、复盘点评:师生以多途径进行全过程评价

研讨后,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多元考核方式提高研讨的质量。具体包括师生共同评价、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对研讨进行全过程评价。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可以让硕士生参与评价,师生共同评议。让硕士生和教师一样作为评价主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有利于其在评价中理解评价标准,进而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反思。同时,硕士生作为被评价者,“每个人都能收获到不同的意见而不仅仅是来自教师单一的评价”。[9]其次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其一,教师不仅可以要求学生提交文字材料,如研究报告或论文、学习心得和总结、问题反馈等,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学习成效。而且可以开展辩论会、专题汇报来进行考核。[10]其二,多种方式也意味着不仅给与学生最终的成绩评定,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阶段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获得相应的反馈,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最后在评价标准上,应包括全过程评价。全过程评价指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以学生最后提交论文质量作为评价标准。研讨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若仅考核学生的论文质量,可能使学生以结果为导向,只注重最后的论文写作,而不认真对待课堂交流等其他环节。[11]因此,对学生的考核需包括研究成果、课堂参与等多方面的表现。

综上,教师需要在研讨前明确研讨目标且精心指导学生选题;在研讨中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研讨氛围,并适时干预研讨、采取示范教学;在研讨后实施师生共同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和全过程评价,提升硕士生课堂研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婷.反思研讨课教学法在我国研究生教学中的困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7):24-28.

[2]万灯庚.硕士生课堂研讨不积极内因何在[EB/OL]

https://mp.weixin.qq.com/s/UoAoCNjnYW6MQc4yBy0Cfw.2021-11-28.

[3][5][8]张强,周文翠.专题研讨式教学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14(04):102-104.

[4][11]耿光连.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尝试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157-159.

[6]彭健.研讨式教学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地方财政体制及运行》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04):110-112.

[7]张彤,陈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专题研讨课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35-136.

[9][10]邱妍春. 研讨式教学法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45,4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