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于楠——制作活动日历

 自主发展 2021-12-23

教师介绍


    于楠  任教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7年。在教学工作中一贯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育方式的研究。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真诚感动家长。对待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用爱心包围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


    一、作业设计依据与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在小学生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数学活动拓展课程与基础课程虽然在目标与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始终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所以它的目标也应该是“综合”的、“童趣”的,不应只停留于知识或技能的目标,更要关注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制作活动日历”为例,拓展课程以“年月日”知识为载体,通过盘活教材内容,立足生活实践,借助立方体学习材料等途径开发拓展性课程,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学生逐步体会“活动日历”是有趣、好玩、百变的,此时数学活动在落实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得以显现,数学核心素养也随之生根。
2.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劳动教育是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法宝,学生在劳动中懂得生活的美好,培养坚韧与毅力。劳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从而达成学校“追求真、善、美的幸福人生”的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课的开始我便以“日历是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为导入,在经历一系列数学活动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活动日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有适度的课外延伸,我布置了课后作业,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呈现出一幅幅漂亮时尚、独具匠心的创新型活动日历,让学生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最有价值的劳动就是创新。

    二、作业作品

利用课堂上学习的制作活动日历的知识,自取素材,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地制作一个活动日历。


    三、学生完成情况


    四、作业设计反思

传统的纸笔作业往往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而利用“活动日历”百变、好玩的特点,顺应童心,唤醒他的学习需求,拓展在学习的本真体验中生长。通过这次活动日历制作的拓展作业,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发展:
1.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探索出了制作活动日历正确方法,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实现“以劳增智”。在制作日历的过程中学生要突破各种困难,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实现“以劳树德”。
2.制作活动日历与手工劳动、美术等学科融合,学生在制作活动日历时力求尽善尽美,在劳动中培养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艺术表达、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实践中拓展和升华美,实现“以劳益美”。
3.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发挥想象力,制作心目中最美的活动日历,给学生提供施展的平台,培养学生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审美等都存在差异,所以在作业评价中要注意内容全面,关注差异。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要兼顾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行为表现。可以通过分析关键概念、内容与范围,制定清晰的、可测量的要求与标准(下表)。

总之,教师要关注各核心要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即时性、过程性、经常性的反馈,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反馈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正确”、“是否标准”、“是否漂亮”,而在于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