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脾肺双虚,温和进补,一味中药就够了

 三和行者 2021-12-24

体质差的孩子,经常生病,不长个子,胃口差,这些问题绝大多数的“元凶”就是虚弱的脾。

首先,脾主运化。小孩脾虚,对水谷精微的运化功能减退,吃进去的食物就容易滞留在脾胃,故而影响食欲,孩子就会挑食、厌食、拒食。吃不好,身体营养不足,自然也就不长个子。

再者,脾为肺之母,脾虚则易肺气不足,抵抗力弱。肺气是身体的防御系统,如果肺气长期虚弱,外邪就会乘虚而入,经常感冒生病,形成过敏体质,引起一些慢性病,例如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所以,想增强孩子体质,让宝宝胃口好、长高个、少生病,最核心的还是要让宝宝的“脾肺”强壮起来。

今天要讲的这味中药就是太子参。为什么选用它呢?他有什么功效?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

首先人体的脾,在五行中归土,中医上讲“同气相求,以行补行”,所以脾虚就适合吃一些土生土长的食物。

太子参就是“土气十足”的药材。我们看到的太子参,都是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中“住”了两年的“土著”,两年时间,足以吸收自然泥土的精气,以自然之土滋养孩子“脾土”,这很“接地气”。

另外《辅行诀》里记载:“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这是在讲,脾最好处于一种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可以用一些甘淡之味的东西来补脾。

另外,我们的脾还有喜温恶湿的特征,喜欢相对温暖、干燥的环境。而性子柔和的太子参,滋味甘淡,补脾肺的同时还能温和化解掉湿气,正好对脾的“胃口”。

此外,太子参不仅能补脾,还能充盈上焦肺气。《饮片新参》中就有记载:“脾肺元气,生津。”太子参呈黄白色,中医上讲“五色入五脏”,白色对应的是肺,它能入肺经,可以通过培土生金的方法来达到补肺气的效果。

它的根部比较细小,犹如稚嫩的孩童,所以又被叫做孩儿参、童参。它没有人参的峻猛、黄芪的升提、党参的恋邪,药性十分缓和,能轻柔、平和地进入孩子脾、肺,很适合给孩子日常养护食用。

那么最后,给孩子补脾肺,还得讲究“清补”。小孩子天生脾肺力量弱,本就不容易“抓住”体内浮火,而进补类药材多性温,进入宝宝身体,往往会出现不仅没补进去,还补出一身火气的情况。

太子参药性平,性情平和,没有过多的燥性,补而不燥,不会补出火气,就像一位温文尔雅的教书先生,润物细无声。这样的清补佳品,给孩子吃自然错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