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江浦老字号】稻香村食品店||陈景来

 一犁_书馆 2021-12-24

作者:陈景来

早在1913年,祖父母(陈敏连、李永平)白手起家,用扎风筝出售赚的钱在东大街租下原瑞奎菜馆,创立了敏记稻香村食品店,后来又迁到西大街。

解放前,稻香村食品店在清江城里是最有名的食品店,兴旺的景象我也没看到,但根据遗留的设施、设备、各种生产工具及招牌、商标可推知当时的盛景。稻香村食品店的规模是十二间平房,临街三间是门面,后边还有一个院子和两个天井。后边的房子是生产作坊和居所。在西大街多年来,稻香村一直是租用隔壁赵家房屋开店。清江城二次解放后,祖父母穷尽所有积蓄,用2000块银元买了西边12间平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清江城主干道东西大街进行拓宽改造,前面六间拆除后建成楼上下六间房屋。门牌地址为西大街6号(也编过西大街9号和11号),文革时期改为东风大街317号。门面中间通道上方悬挂“蔬果交流”四个金色大字的门匾,柜台后方立着一块 “敏记稻香村”的招牌,“敏记”是小字,店招牌是鎏金大字,墨绿底色。据伯父讲,店面场景象电影“林家舗子”。

稻香村经营的食品主要是各种苏式糕点、糖果、调味品,也自己制作香肠、火腿、熏鱼、肉松、腊肉等。经销各类罐头食品,其中有少量自行加工的红烧肉一类的罐头。因稻香村的食品品种丰富、口味好、名气大,淮阴人改善生活、请客送礼,都要从稻香村购买食品。

祖母不但每年去苏州、上海进货,同时学习新技术、新产品,还不断改革创新产品和设备,除了发明了烧木柴的砖结构的烘烤炉外,还发明了制作方糕的切片机。祖母有祖传的木雕技艺,她用食材制作一个形似仙女的方糕的芯子,加工方糕时在芯子边上撒些红绿丝,就成了天女撒花的方糕。

我是1949年出生的,那时的稻香村也正是红火的时候,我年龄小,也没什么印象。只记得国家在1956年实行对私改造的政策,清江市的茶食业实行合作化生产、分开销售。记得有东大街的二、三家茶食店都到我们家来生产产品,然后将产品运回各店自行销售。到1958年这种合作方式就停止了。清江市成立食品厂,厂址就在和平路电影院附近的清江市蔬菜公司院内,基督教堂东边。记得我十岁生日那天,自己跑到厂里,奶奶带我到工厂食堂美餐了一顿。我们家的生产工具都投入到工厂。祖母和母亲都进厂当工人了。后来因我家老少八、九口人,父母残疾,二人所得工资不能养活一家人,祖母和母亲便辞退了工作,回家不干了。六十年代初,国家又允许个体经营,祖母在家又开始做茶食出售。刚开始因没有资金,就用以前留下的制作鸡蛋卷、鸡蛋饼的工具,放在煤炭炉子上加工,家门口出售。因我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孙子,十多岁便跟随祖母外出到自由市场采购米、面、油、糖等原料,回家后跟随祖母一同加工各类食品,做些下手事。那时都是做些普通的食品,有大京果、小京果、小麻花、鸡蛋糕、鸡蛋卷、条酥、杏仁酥、云片糕、馓子、金刚脐、饼干,月饼、肉松等产品。当时我一放学回家就帮忙做事,也略知其中的一些道道。大概1964年前后,国家对粮油食品实行控制,不允许进行自由交易,我们家的生意也就停了。

稻香村后院除有一口祖母亲自挖的水井之外,还有一个加工粮食的设施—碓臼,一根有小脸盆粗的大木段子,一头大一头小,在大头一端下边还安装一根小碗口粗的木棒,木棒最下端镶嵌有铁质的如同马牙齿的头子,这木捧应该叫“碓嘴子”,用于捣碎粮食。在与碓嘴子对应的下端的地面上还置有一个笨重的上口大底口小的石臼子,待加工的粮食就放在石臼巢内。在大木段子靠小头的一端装有一个木制的支架,加工粮食时,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在大木段子小头这端用力踩,大头下端安装的“碓嘴子”就不停地上下运动,从而将粮食捣碎。一个人要在石臼边上用小木棍不停地搅动石臼巢内的粮食。粗加工后的粮食用筛子筛后,未捣碎粮食重新放入石臼内再加工,直至全部捣成细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每到春节前夕,许多街坊邻居都喜欢带着浸泡过的糯米到我家去磕碓(淮阴土话叫“壳对”)。用这种土设备加工的汤圆面糯性好,非常好吃。

(作者为稻香村食品店创始人陈敏连之孙)




作者简介

陈景来,男,汉族,中共党员。1949年12月出生于淮安市清江浦区,江苏省淮阴中学副校长、副书记岗位上退休。现随子女定居苏州。

相关作品荐读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