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末日来临:“元首的愤怒”将普通德国人推入深渊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1-12-24

1999年的年底,我的高中同班同学--郑磊被他父母送去德国读书了,几个月以后,我的同学在德国柏林大学给我们计算机班的众位同学写了一封信,当我们几位看到信中那漂亮的花式英文字母以及很古老且很通顺的语法(我当时的英文水平是全年级前十名),震惊了。

这还是当时的学渣么?想不透啊,记得那一年QQ还是叫做OICQ,模仿了印度发明的一款软件ICQ,我们计算机班的几位同学其中有一位仁兄有这位出国留学是QQ好友,我们就在QQ上跟这位同学聊天,知道了:

1、原来这位学渣去柏林大学只是为了拿到大学证书,所以选择的是中文系,中国的学渣在柏林大学中文系竟然变成了优等生。

2、据说德国的女同学,emmmmm,如果用徐良的金丝大环刀刮腿毛,那么这把金丝大环刀就会变成锯条(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是纯杜撰的)

当然更多的是跟这位曾经的同学聊德国,我们几位国内的同学对世界都是感觉很陌生的,所以我们当时对德国的了解都是通过郑磊的描述听到的,最近想到这件事儿,觉得也许我这辈子可能没机会去柏林看看了,

就想,柏林没办法去,但是柏林战役我还是能通过读书或者看电影来了解的,于是乎,选择了阅读《最后一役》这本书,他是美国占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写的经典著作。

  

一、通往柏林之路

1、西线:英美盟军的平推与停步

1.1 1945年3月底,英美盟军全部渡过莱茵河,进入北德平原。德军已军心涣散,组织不起有效抵抗。英美盟军向东平推。

1.2 英美盟军各部队以最快速度向柏林挺进,展开了一场行军大竞赛。4月中旬,盟军已到易北河畔,渡河就是柏林。

1.3 艾森豪威尔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

  

1.3.1 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柏林由苏联占领,如果英美盟军攻打,打完后要把它交出来给苏联。艾森豪威尔认为这不值得。

1.3.2 有情报显示,纳粹高层已转移到阿尔卑斯山区的坚固堡垒之中,英美盟军遂转向,准备攻克该堡垒。这样,盟军就成了柏林战役的旁观者。

1.4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已逼近柏林80公里的奥得河东岸。

2、纳粹德国:在绝望中负隅顽抗

2.1 纳粹德国已没有精锐部队可用,基本放弃了抵御西线的英美盟军,而在东线,则用残存的兵力组织起维斯瓦集团军群,与苏军隔着奥得河对峙。

  

2.2 希特勒的正确决定和错误决策:

2.2.1 正确决定:撤换没有实战经验的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任命防御专家海因里希为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

2.2.2 错误决策:强令海因里希向苏军发起反击,招致惨败,希特勒恼羞成怒之下将唯一保持清醒的德军高级将领——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撤职。

2.3 在势必会遭到进攻的情况下,柏林没有任何防御工事和防御准备,也不疏散市民。

3、柏林人的反应

3.1 麻木:盟军的轰炸已持续一年多,柏林的住宅中近一半受损。长期轰炸下柏林人反而麻木,照样上班过日子。

3.2 恐慌:随着苏军临近,大量难民涌入柏林,有关苏军所作所为的传言大肆流传,柏林人又变得恐慌。

  

二、攻克柏林

1、苏军准备阶段

1.1 苏军在奥得河东岸休整了两个多个月,集结了约160万人。

1.2 具体部署:

1.2.1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担任主攻,从正面突入柏林市中心。

1.2.2 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南面包抄,切断德军退路。

  

1.2.3 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则保持待命状态,随时出击。

2、外围攻坚阶段

2.1 发起进攻

2.2.1 1945年4月16日凌晨4点,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率先发起进攻。但由于德军事先有所准备,进攻初期很不顺利,双方围绕塞洛高地展开激烈争夺。

2.2.2 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稍后发起进攻,进展比较顺利。

2.2 苏军突破塞洛高地,以少数兵力围困德军,主力向柏林挺进。

2.3 4月20日,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北面进攻柏林。

3、攻占市区阶段

3.1 柏林已封城,柏林人无处可逃;而柏林的防御工事又不堪一击,柏林人普遍陷入惴惴不安之中。

3.2 4月22日苏军冲入柏林,第一批苏军为精锐的苏联近卫军,军纪严明,给柏林市民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3.3 随着苏军不断涌入,暴力行为不断发生,不少女性遭到性侵犯。柏林市民和残存德军开始向西边逃亡,向英美盟军投降。

  

3.4 4月30日,苏军占领柏林的标志性建筑帝国国会大厦。当天希特勒自杀。5月2日德军停止抵抗,7日,纳粹德国宣布投降。柏林战役正式结束。

《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如同我阅读《南京大屠杀》时所提出的那些问题一样,它们的答案都在书中。不同的是,张纯如作品中的文字和数字更加冰冷,那是因为侵略战争及大屠杀带来的残忍与冷酷可以穿越时间,穿透纸张直击读者内心。而瑞恩的作品在悲凉、残酷中却带有一抹希望的笔触,无论是西线盟军,还是东线苏军,甚或是德军与德国百姓,大部分人都在或亢奋或麻木或畏惧的心情中“等待”这一场正义的终结战,尽管它也有暴行劣迹。

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是资料翔实,条理清晰,文笔冷静,注重思考,尽量平实记录不带个人感情。例如《最后一役》,既写出了盟军最高统帅部(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美军将领)与美、英政要就柏林在战略地位上的严重分歧,也正面书写了几位德国将领的职业操守,如古德里安,海因里希,布塞,冯·曼托菲尔,温克,魏特琳。一个士兵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而将军需要审时度势,当战则战,以最小的牺牲博取最大化利益,不能如同疯子般毫无意义地消耗部下和平民的生命以成全自己的名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